红网时刻株洲6月28日讯(通讯员 刘勤翰 李燕翔)醴陵市王仙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95户2098人,其中346人为在校学生。在“扶贫先扶智,扶智抓教育”理念指导下,该镇多措并举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扶贫活动。
筑牢织密“助学网”
“谢谢叔叔阿姨,我会努力读书,以后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6月27日,一场“关爱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的活动正在开展,来自王仙小学的周志平感激道。
周志平家有三口人,父亲过世母亲改嫁,小周和年老多病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每学期开学爷爷都要为学费发愁。2013年识别为贫困户后,不但免去了学费和课本费,每学期还有500元的教育助学补助。除此之外,还享受了健康扶贫、孤儿补助、扶贫特惠保等政策,结对帮扶干部在每月两次的走访中,还特意多留下来为她辅导学业。
“关爱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活动现场。
当天,王仙镇各党组织对辖区内留守儿童进行慰问走访,以实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加大投入“强师资”
由于就学人数急剧减少,王仙镇灌冲小学于2012年停办,本村的适龄儿童只能去到周边小学就读,既不方便,也给贫困家庭增添了经济和生活负担。2019年,一座新教学楼拔地而起,配备有图书馆、操场、文体用具等硬件设施,还有一批年轻、敬业、教学水平高的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点燃了辖区内150余名孩子们上学的梦想。
灌冲小学新校舍。
结对帮扶“巧牵线”
“将继续资助这些贫困学生至大学毕业,不仅会资助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还会定期来看望孩子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家乡的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王仙镇大屏山村支村两委的牵线搭桥下,屏山小学迎来了一群爱心人士,为贫困学生送来了新衣服和新文具,同时走访慰问了6户贫困家庭,资助5000余元学杂费,并建立了长效结对帮扶机制。
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重要途径,王仙镇以教育扶贫为契机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实现“拔穷根”。截止目前,已有310余名学生享受教育助学资金59万余元,222名贫困学生享受雨露计划,26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来源:红网
作者:刘勤翰 李燕翔
编辑:胡芳zz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