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余年的顽固腹泻“摸骨”后半月治愈

红网时刻株洲4月22日讯(记者聂千川通讯员李建辉)“困扰多年的顽疾终于解决了,感谢二医院,感谢林副院长,世界那么大,我可以去看看了。”近日,王玲(化名)的一条微信朋友圈获得众多亲朋好友的点赞,祝贺她获得康复。

DSC09361.jpg

林健(右一)正在为患者治疗。

说起自己的顽疾,今年40岁出头的王玲有些尴尬,“老是拉稀(腹泻),我都不敢出门,刚下楼就要往回跑,回家上厕所。”受腹泻的影响,本来喜欢旅游的王玲已经10来年没出过远门,“就怕路上出现尴尬。”

王玲认为自己的肠胃出了问题,近10年来,她多方寻医问药,各种检查均显示她的肠胃功能正常。胃镜、肠镜都做了,西药、中药、偏方也吃了一大堆,依然没有解决腹泻的毛病。“亲戚、朋友甚至以为我是心理有疾病,造成的癔症。”多年来无疗效的诊治,让王玲精疲力尽,频繁的无规律的腹泻让她受尽折磨,她甚至有点生不如死的感觉,几乎放弃了治疗。

今年年初,王玲因为腰疼来到株洲市二医院就诊,接诊她的医师是二医院副院长、康复医学科主任林健。林健经过问诊、穴位压痛诊断后,基本判断患者是脊椎移位引起的不适,并问王玲是不是有腹泻?“当时真把我吓了一跳,我来治腰痛,他怎么知道我有拉稀的毛病。”在得到王玲肯定答复后,林健详细查看了王玲以往的病历资料后,先是给王玲作颈腰椎的X线检查,结果发现王玲的胸椎力线不正,有脊椎偏移、椎骨增生的情况。结合王玲以往的检查和治疗情况,林健考虑其为“脊源性腹泻”,遂采取中医正骨手法调整王玲错位的椎骨,并配合针灸、穴位敷贴和艾灸等综合治疗方案。

三天过后,王玲腹泻次数明显减少,半个月后,其腹泻彻底治愈。这可把王玲乐坏了,她迫不及待约上三五好友,整理行囊准备出游。“耽误了10余年的旅行计划,终于可以成行了。”王玲兴奋的说道。

久治不愈的腹泻为何检查肠胃没有问题呢?林健分析说,正常情况下,胃肠道会产生有规律的蠕动和分泌消化液,以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而胃肠道这种有规律的蠕动和分泌功能是由胃肠神经支配,如果支配胃和肠道的神经受到刺激或挤压,就会产生胃胀胃痛和腹胀便秘。由于是支配胃和肠道的神经出了问题,而胃肠道本身并无毛病,因而有以上症状的患者,做胃肠镜等检查往往显示无明显的异常。

那脊柱问题为何会引起胃肠疾病症呢?林健举了个简单例子以说明其中的道理,如灯泡忽明忽暗,其原因多是电压高低不稳所致,而胃肠道正像“灯泡”一样,与胃肠道相连的神经(就像电线)是从脊柱的缝隙中穿出的,所以脊椎的骨质增生、关节移位可使脊柱关节的缝隙改变,使神经受到骨头挤压、筋膜牵拉或炎症刺激,进而使胃肠神经的兴奋性增加或降低(如电压增加或降低),引起胃肠道的运动和吸收功能障碍,并引起多种胃肠不适症状。

林健提醒,发生脊源性腹泻的患者,常见于长期姿势不正(如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单边肩挑重物、单边运动,造成两侧胸椎肌肉松紧度不均。因此,他建议,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保持正确的坐姿,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腰颈受凉,注意睡姿。“如遇到脊椎不适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诊疗。 ”

来源:红网

编辑:胡芳zz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19/04/22/533437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