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平代表(右二)查看农民的大棚种植情况,鼓励大家自主创业。(资料图)
红网时刻株洲6月29日讯(记者 曹缇 通讯员 龙迪 刘音宝)一次,在到居民家走访的路上,罗平无意中发现一名青年在路边开垦出小块土地来种菜。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罗平走近并询问:“怎么在种菜呢?这么年轻,没有找工作吗?”这位青年腼腆地回答:“家里土地征收了,我也没什么本事,农民嘛,只会种种菜养活一家人。”
走访多地 对问题追根溯源
失地农民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关键在于失地农民是否能够顺利就业。
身兼株洲市人大代表和天元区栗雨街道高塘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双重身份的罗平陷入沉思。他意识到,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失地农民数量剧增。虽然株洲市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进行了引导,但由于体制、机制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的“三无”农民。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具体情况,罗平走访多地。他了解了株洲市失地农民的综合情况,发现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的:“一部分有知识、有技能的失地农民,原本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低,已经成功就业,这部分人过上了较好的生活,真正成为融入了城市。但是一部分农民因为文化水平低、没有专业技能,无法成功就业,这部分人的生活较为困难。”
为民代言 帮助农民就业
“生于基层,长于基层,一定要多为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权益鼓与呼。”罗平时刻提醒自己。因此,他在2017年,提出了“关于解决株洲市失地农民再就业创业的建议”。
建议市政府探索以政府和企业合作的形式,投资兴办民办培训机构;建议市政府扶持搭建村级集体经济股权众筹平台,引导失地农民入股、整合村级资源资产、盘活群众剩余资金;建议市政府扶积极引导全社会共同创办与失地农民的现有素质水平相适应的劳动密集型的安置型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罗平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高塘社区现从外聘请专业的老师,为居民提供多次就业创业的培训,指导他们提升专业技能并指引他们自主就业创业。
传达群众心声 发挥代表作用
“基层群众的心声,我们必须传达。”罗平告诉记者,当选市人大代表后,他共计走访了600余户人家,认真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及时帮助社区居民们及偏远地区的村民们解决实际问题。
几年时间里,罗平相继提出了“关于推进抱团发展激活农村经济活力”“关于挖掘历史文化提升万丰湖品质的建议”“关于支持征地拆迁两安用地开发利用的建议”等十余条建议,均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应及回复。
“为人谋而思,为民鼓与呼,这是人大代表们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罗平表示,今年,他将继续在提高代表素质,激发履职热情,发挥代表作用等方面下功夫,为百姓建言、农村及社区进步、城市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曹缇 龙迪 刘音宝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