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球生在瓷厂务工。
红网时刻株洲6月14日讯(通讯员 邓立平 汤赛 汪陵安)“王师傅,过几天就端午节了,我们一起看您来啦!”6月13日下午,醴陵市沩山镇大林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潘国文、湘东医院欧阳静、网格员张解军等5位帮扶责任人一同上门走访慰问王球生。
王球生全家3人,本人患病,妻子因家穷出走多年;今年初,在教育扶贫政策资助下就读技校的儿子,发现慢性病休学在家。不久前,帮扶干部带他在贫困户就业招聘会上找到了月工资2200元的工作。
“太谢谢了!现在,我的精神可好着呢。”接过慰问品,老王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基本医疗有保障,瓷厂的工作也吃得消。今年脱贫,我有信心。”
该村是今年株洲市确定的扶贫工作一类重点面上村,现有贫困户69户215人。通过精准帮扶,截止2017年底,已有35户119人脱贫。2018年的工作目标是脱贫24户79人。
脱贫攻坚,越到后头硬骨头越多。怎么办?
今年5月,该村将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以党建网格化为引领,建立“帮扶责任人、驻村帮扶工作队、村网格支部书记、村民组长、帮扶党员”五位一体”党建帮扶责任体系,以产业、就业为突破口,着力破解贫困户增收脱贫难题。
截止目前,该村13家企业新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15人;开展党员天天一元捐活动,募集村级扶贫基金8万多元;正在筹划组建“大林村扶贫竹木加工厂”,让更多贫困户劳动力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找到就业增收岗位。
潘国文表示:“‘五位一体’,智慧集中,资源集中,火力集中,全面完成年初预期目标,有把握。”
来源:红网株洲站
作者:邓立平 汤赛 汪陵安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