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株洲6月14日讯(通讯员 匡玉倩)披着霞光,乘着凉风,6月11日下午放学后,我前往醴陵市政左权镇将军村窝盆组,走访“一对一”帮扶对象黄文杰。
上小学四年级的黄文杰,是四川省仪陇县凉垭乡的一个偏僻小的贫困户的孩子,今年10岁。3年前,他就一直寄住在醴陵的外婆家,文杰外婆家是一栋2层的老式瓦砖房,家距学校步行约50分钟左右路程,外公、外婆以务农为生。
从一年级起,我就是他的班主任。为了他能上好学,课余时间里,我不时和他聊天,鼓励他不怕困难,积极向上。“2009年,老师考上了一所内蒙古的大学,当年我每次往返学校都需要坐上三天两夜的火车,有时甚至站十几个小时去往不同的城市倒车。为了心中的梦想,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老师,我老家来醴陵,也要坐上两天一夜的车,还要转几次车,从我家到镇上,只能坐爸爸的摩托车,根本就没汽车,要一天呢。你上大学那么辛苦,我向你学习。”小文杰稚嫩的声音一本正经。
来校报到时,他听不懂一句醴陵话,现在,醴陵话非常纯正。
外婆满脸自豪地告诉我:“每天放学后,他总是早早地赶回家,不在外贪玩,帮着些家务事,还学会了做饭炒菜、骑自行车。”
前些日子,我送文杰《谁动了我的奶酪》,希望他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变化。没过几天,文杰跑来告诉我:“老师,这本说我读过几遍,我觉得已经完全适应了在这生活。”
上课,他认真听讲,能仔细思考。课间,也会和同学欢快地玩耍,全然没有刚来时的窘态。开学考试,他的成绩很不理想。每天中午,我和数学老师轮着给他开30分钟”小灶“。还安排了语、数、外小组长进行“多对一”帮扶。现在,他学习成绩较前提高了不少,语文和数学还超过了我的预期目标。这,更让我的坚信他的学习成长潜力。
小文杰说:“我快成为一个醴陵人啦!我要好好读书,老师,将来有一天,我要接你去看看我的四川老家。”
我欣然答应了小文杰的邀请。
“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老师!给文杰发放了助学金,享受了免教辅书费的政策……”从文杰外祖父坚定的眼神里,看得出来,他对于未来充满了希望。
不管本地孩子,还是外地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都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都应享受阳光雨露滋润。我所做的,只是尽到自己的职责而已,却收获了这么多感谢。这,将为我关注小文杰以及其它学生茁壮成长增添新的动力。
我相信,小文杰的未来一定很美好,所有的贫困学生都会的美好未来。
来源:红网株洲站
作者:匡玉倩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