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肺”尽心机应对多事之秋!看医生怎么支招

红网时刻株洲10月10日讯(通讯员 宋玺)立秋过后,空气干燥,早晚温差大,气温变化不定,让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几率骤然增加。从株洲市中心医院的呼吸内科门诊了解到,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病房持续“爆满”,最多的一天竟收治10名住院患者。

医生介绍到,进入秋季之后,临床上有两大呼吸道疾病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

过敏性疾病

这是因为秋季是过敏高发的季节,像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都是容易发生或复发的。花粉和尘螨都是导致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常见致敏原。

当出现眼睛痒、鼻痒、耳朵痒、打喷嚏流鼻涕或者胸闷喘息等不适症状,要考虑到过敏性疾病的发作,尤其是过敏体质或既往有哮喘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感染性疾病

众所周知,秋季昼夜温差加大,若不能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则可能受凉感冒,进而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几率。尤其是既往有慢阻肺病史的人群,这个时候极易复发。

因此,哮喘和慢阻肺这两类人群要尤为注意,做好防护,避免落入秋季呼吸道疾病的圈套。

医生提醒,在秋季来临之际,呼吸系统疾病更容易发生急性加重的情况。

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一直是在带病生存,也就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做好日常防护,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要预防为主,三分治七分养,学会养病,学会养肺,你知道秋天养肺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医生为您介绍秋天养肺的几大妙招。

注意休息与环境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不熬夜。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家中或办公室都要经常把窗打开,以利于空气的流动通风。保持家里和周边的环境的卫生,及时进行清理垃圾。

在平时外出的时候尽量不要到人多拥护的公共场所去,会增加受感染的几率。即使不得已要去,最好也要戴上口罩。

另外,要及时加减衣服,注意天气变化造成着凉。如果自己不小心成为了感染者,注意隔离,不要把疾病传染给家人和其他人群。

合理饮食

保持饮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不吃变质的食物,不抽烟不酗酒。秋季气候干燥,使人体大量丢失水分。

要及时补足这些损失,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还可直接将水“摄”入呼吸道,方法是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即可。

除了多喝水,还可以多进食汤品来补水。银耳、莲子、百合、芡实、蜂蜜等有滋阴润肺作用,如:冰糖银耳汤、雪梨肉丸汤、秋梨膏、百合莲子汤、芡实山药羹等也有养阴润肺作用,不妨常食。

适当锻炼

正所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好,才身体好。当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量的大小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不可懒惰,也不可运动过量,要学会科学的运动方法。

呼吸系统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有氧运动的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呼吸操等等。呼吸方法则是以深长的腹式呼吸为基础,逐步使肺、肋骨、横膈膜等肌肉群在呼吸时运动到最大幅度,让空气充满肺部的全身呼吸法。

正确用药

如果不舒服,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医院去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病。不要自行服用药,即使一般的感冒药和抗生素随意服用也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尤其是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一定按照医嘱合理、规律的使用药物,不能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这样会让病情更加严重。

保持心情舒畅

《黄帝内经》说:“悲则气消”,“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说明过度悲哀或忧愁,最易损伤肺气,或导致肺气运行失常。

因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对待疾病的信心,让自己心境愉悦,对保护肺脏是极为重要的。还有要培养自己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练书法、下棋……对个人终身受益。

顺应自然和时令的变化,秋季的养生重点是养阴和养肺。

医生提醒:不只是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需要养肺,正常人群同样需要养肺。如果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应该自觉主动地居家休息,到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感染呼吸道病原传染给其他人,如果症状比较重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来源:红网株洲站

作者:宋玺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18/10/10/59456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