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区“停车难”怎么治?看城管/交警怎么支招

昨日,城管、交警部门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就市民关切的问题释疑答问,并给出治理举措建议。

株洲市城管局:增加车位供给,用法律手段破题,用经济杠杆调控

市城管局局长李晓彤表示,停车难是当下最常见的“城市病”之一,株洲和很多城市一样,一直在积极探索系统性解决方案,接下来会有新动作。

停车难的主因,还是“车多位少”,新建停车场、增设停车位很重要。“今年,这一工作纳入了市‘民生100’工程。株洲城区全年将新建6个停车场,目前已有枫溪大桥河东桥下停车场等3个停车场(库)完工,还有3个在建或即将开工。”李晓彤介绍,城市空间有限,关键要优化配置。城管部门将在满足市民基本出行的前提下,积极筹划在广场、空坪等区域增设约1500个停车位。

据介绍,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株洲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首次对“僵尸车”的界定和治理给出了法律依据。去年以来,城管部门启动“僵尸车”专项整治、“株洲很好,请您停好”等专项治理,目前已纳入常态化工作。

小区白天车位多、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晚上车位空。李晓彤建议鼓励大家错峰停车,共享停车资源。目前,市城管局晚间就对外开放了停车场,供市民免费停车。

路内泊位主要用于“即停即走”,但路内泊位被长期占用并不鲜见。李晓彤表示,对此可考虑借鉴外地经验,试点闹市区路内泊位收费管理,借力价格杠杆撬动路内泊位的“快循环”,促进停车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也促成公交出行绿色出行的蔚然成风。

市交警支队:提升路内泊位周转率,引导绿色出行

“泊位周转率低,确实是停车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昨日,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童国强告诉记者,适当控制需求、合理增加供给,是缓解“停车难”的良策。

停车难的实质,是有限车位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汽车出行总量的矛盾,而焦点往往集中在更为方便的路内泊位上。从各地示范经验来看,在控制需求方面,用价格杠杆等方式调节,可以提高泊位周转率,提升泊位利用效率。童国强认为,“路内泊位应主要服务于短时间停放或即停即走,长期停放应该驶入地下空间或专门停车场。”

“对很多人来讲,3公里内骑自行车,1公里内步行是可以接受的,由于停车位紧张,我经常到市中心办事也不开车。”童国强说,这需要在城市软环境方面不断发力,比如增加城市绿道,“将更好的出行环境让给行人,人们才愿意步行、绿色出行。”

童国强表示,良性的停车资源配置,是“以配建停车为主,以路外公共停车为辅,以路内停车为补充”的模式,在路网负荷能力内,可以通过在停车需求集中的地方建设立体停车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等方式,增加停车供给。今年,交警部门计划在泰山西路沿线增设300个路内泊位,满足周边停车需求。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朱洁

编辑:颜洪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