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十一”期间 株洲电商持续保持顺差

  “双十一”购物狂潮已经过去,株洲快递物流业经受住了考验。在这场全国包裹的“春运”中,中间服务商大显身手。

  来自株洲市邮政管理局的数据显示,11月11日,全市收进包裹量为184624件,发出包裹量为547835件,发出量为收进量的3倍。即便在11月12日、11月13包裹来量高峰的2天,这样的顺差也持续保持,收进量分别为218349件、355626件,而发出量则分别为493002件、381944件。

  整合资源,“中间商”连通线上线下

  今年“双十一”期间(11日至16日),株洲邮政分公司收进邮件量日均5.4万件,峰值为6万件,发出邮件量日均6.8万件,峰值为10万件。发出邮件主要来自服饰、瓷器等产业。“云达电商平台的来件量很大,日均近2万件。”株洲邮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分析称。

  “我们既不生产、也不负责销售,只是中间环节服务商。”湖南云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志虎解释,电商企业做上一定规模后,势必遇到货源难找、后期打包质检工作量大、人力成本高等难题,而云达所做的,就是有效连接电商企业和生产企业,以资源整合和共享的方式,帮助双方对症解题。

  举个例子,去年“双十一”期间,云达为15家电商企业提供整合办公。 前期备货时,一家电商定下1万件爆款衣服的货品,但在11日当天仅销售了3000件。7000件的库存,对一家规模并不大的电商企业来说无异于悬头剑。12日,赵志虎邀请其余14家电商负责人,采取多种方式帮这家企业打通销售渠道。3天后,7000件库存全部售出。

  “单家企业的资源整合和协调能力太弱,集群发展就能规避这些风险。”赵志虎说,比如,同一款衣物,集群发展后,各商家之间可以随时进行货号、尺码的调配,最大程度降低了库存风险。此外,由于平台还整合了生产企业信息,供需双方可在平台上进行高效沟通,货源问题也随之解决。

  今年“双十一”前夕,云达已吸引50家电商企业、200多家天猫店铺集体入驻。目前该公司正在打通信息系统平台,预计“双十二”销售高峰来临时,资源整合能力和效率都将极大提升。

  在赵志虎看来,芦淞服饰市场群的专业市场内,除少数代理,其余80%的商品来自于本地生产企业。电子商务的冲击仅仅改变了传统货品销售渠道,但并未影响制造业。作为中间服务商,更多的“云达”企业,能助推本土企业实现优质商品的抱团“出港”。

  “开店造包”,小微企业也有电商“春天”

  今年“双十一”,仅11日至18日,醴陵市邮政分公司发出的陶瓷产品包裹就达到18万件,其中11日当天就有4万余件,是去年的2倍。

  醴陵陶瓷,大部分经由醴陵市邮政分公司发出。今年,该公司采取多重措施帮陶企快速搭乘电商快车。

  醴陵春天陶瓷实业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颇具规模的电商企业。因缺少统一的仓储,货品发包散落在各生产厂家,环境不好,且企业人力成本过高。今年3月,醴陵市邮政分公司开创“以仓养商”模式,与该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为春天陶瓷免费提供500平方米的仓储。统一仓储后,企业发货环境、效率极大提升,今年“双十一”当天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提升10倍,已做到马克杯单品全国销售第一名。

  在醴陵,一些规模小、实力弱的小型陶瓷生产企业,并无实力自主开展电子商务,因营销手段滞后,不少企业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库存问题。今年3月,醴陵市邮政分公司创新“开店造包”模式,孵化“云巢”电商平台,前端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店铺,后端帮助生产企业包装、策划产品,并提供仓储及物流服务。孵化至今仅8个月,今年“双十一”期间(11日至17日)订单量已达到6000件。

  与此同时,醴陵市邮政分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广州、杭州、常州三地是醴陵陶瓷需求量较大区域,今年特别开通直达三地的专线邮路,包裹可不经长沙中转,直接从醴陵启运,发送时间较之前节约1天左右。

  多重帮扶下,今年醴陵陶瓷发货量、发货效率都进一步提升。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高晓燕 罗磊

编辑:苏莉雅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