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株洲4月17日讯(通讯员 王家明)陈大姐今年47岁,株洲县人,两个月前出现双侧腰腿疼痛伴双下肢麻木感,到当地医院做了个脊柱CT发现腰3椎体竟然碎了,当地医院医生建议她到株洲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做进一步治疗。
陈大姐来到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后,唐少龙副主任医师再次安排她去做了CT,可见她的腰3椎体骨质已被严重破坏,“虫噬”明显。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唐少龙副主任医师高度怀疑陈大姐患的是脊柱结核。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她很有可能截瘫,甚至危及生命。
唐少龙副主任医师将此情况向脊柱外科主任黄庆华汇报后,组织全科手术组专家讨论,最终决定为陈大姐实施“一期后路保留后柱病灶清除+椎体重建+钉棒内固定术”。
术中,当医生将那块被啃食的报废椎体挖除时,见有米白色脓性分泌物和干酪样坏死组织,并将这些取出的标本送病理检查和细菌培养,最终被确诊为脊柱结核。
那么问题来了,被挖空的椎体用什么来替代呢?唐少龙副主任医师说,他们用一个钛网,里头填充人工骨来替代椎体,然后椎体上加上钉棒固定系统使钛网骨稳定生长和人体骨融合。
大家都知道,结核病一般都发生在肺部那么这个结核病怎么会发生在脊柱上呢?
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黄庆华介绍,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
而结核杆菌也可侵犯其他部位,如骨骼、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等也可继发感染。
腰椎结核和其它部位结核一样大多是由肺结核引起,结核菌随血液流传到骨组织,大多数结核菌被消灭,腰椎结核的病因只有少数结核菌逃避抗结核药物,隐藏在身体内,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定植感染,造成骨质破坏发展成为骨结核。
结核菌喜欢生长在血液丰富的地方,脊椎椎体以松质骨为主,它的滋养动脉为终末动脉,静脉血流到这里速度缓慢,结核杆菌容易停留在椎体部位。而腰椎的活动度在整个脊柱中最大,因此在骨关节结核中,以腰椎的发病率最高。
脊椎疼痛是脊柱结核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伴有压痛及叩击痛,在劳累、咳嗽、睡前疼痛加重。上腰椎结核可有大腿痛,下腰椎结核可有坐骨神经痛,这是由于结核脓肿、肉芽组织及坏死的椎间盘或死骨向后突入椎管内,使脊髓或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时,可出现放射痛。
黄庆华提醒,结核杆菌一旦侵犯椎体,主要是溶骨性破坏,会不断吞噬骨质,时间长了椎体破坏出现塌陷,形成脊柱后凸畸形,压迫神经,造成截瘫。如出现脊柱结核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及早清除病灶。
脊柱结核严重者会并发截瘫,所以要积极预防此疾病。
1、接种卡介苗,积极预防结核病。如今,结核病的防治要从娃娃抓起,孩子一出生就要按要求接种卡介苗,把结核杆菌扼杀在摇篮里。
2、作息规律,营养均衡,提高自身免疫力。
3、避免久坐,合理安排工作
来源:红网株洲站
作者:王家明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