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30日讯(通讯员 何菊婵)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孕育出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谈及地域文化的具象化表达,美食无疑是最为鲜明的名片。而渌江水环绕下的瓷城醴陵,也有自己独特的美食风味。
“醴陵小炒”:带汤汁的经典湘菜
在又辣又香的湘菜中,醴陵小炒肉作为最下饭的家常菜虽然相当出名,但是,这碗醴陵小炒肉的做法并没有太多的讲究,甚至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只需按个人的喜好,准备猪肉、辣椒、大蒜叶或芹菜即可。不选山珍海味、也没有祖传秘方,但正是这份简单与纯粹,赋予了醴陵小炒肉独特的魅力。
为何醴陵小炒肉会在湘菜中如此的独树一帜?在今年7月份,醴陵举办的“醴陵小炒肉厨神大赛”中,中国烹饪大师、中国湘点大师吴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醴陵小炒肉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汤汁,因此与别的小炒肉不同,它的肉质会很鲜嫩。
醴陵小炒肉之所以能成为一道经典美味,究其原因,首先是它色香味俱全,其次,它食材简单、烹制方便、符合大众口味,但最灵魂的莫过于制作方法——“带汤小炒”:将主材与醴陵特色玻璃椒同炒入味,然后加水煮沸起锅。
当你足够了解醴陵便会发现,这座城市运用“带汤小炒”这一独特烹饪方法制作的菜肴,不仅限于小炒肉。苦瓜炒仔鸭、生炒羊肉、小炒黄牛肉、沩山豆腐……这些以醴陵小炒为主的醴陵菜,统统有个共同特点——都是“带汤小炒”。醴陵人将食材和辣椒、调味一起混入汤汁,这种方法不仅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还通过汤汁的调和,使得整道菜的口感更加鲜嫩多汁,层次分明。
“醴陵小炒”的起源之谜
“醴陵小炒”何时起源,又是何人创造的呢?实际上,由于缺少记录,这种“带汤小炒”形成过程已经不可考,只能根据其特点及民间口述进行一些推断,说法多种多样,也不乏一些趣味故事。
据一些人的口述,“醴陵小炒”的烹饪技法是源于湘东传统的汉族手艺,这里因气候潮湿闷热,无辣不欢。
也有种说法,醴陵小炒肉最初的雏形是醴陵“杀猪肉”。醴陵杀猪肉以现杀的猪肉为主食材,新鲜的猪杂掺杂其中,先炒制,放干辣椒粉、大蒜叶,沏以山泉水一锅煮,后因为猪杂购买麻烦,便逐渐演变为醴陵小炒肉。
尤为引人入胜的,是个关于“撑碗”的趣闻:醴陵人待人热情,凡是来家里做客的,都要留人吃饭。但过去生活太清苦,来客人后,家里肉少,不够招待客人用餐,主人菜炒到一半,灵机一动,往肉中加了一勺水,一碗小炒肉的肉完全被汤汁“撑”起来了,显得非常地“大气、阔绰”。客人品尝后,只觉汤鲜肉嫩,味道咸辣,非常下饭。就这样,做菜加汤“撑碗”的无心之作,阴差阳错反而成就了一味地方美食。
在目前,业内较为认同的说法是起源于元末明初的客家特色家常菜,客家人在迁徙途中需要一种制作快捷、食用便利的菜肴来满足饮食需求,“醴陵小炒”恰好符合了这一要求。
因此,“醴陵小炒”虽起源难以确切考证,但其形成过程却充满了地域特色、文化智慧和民间智慧。这些流传开来的道听途说,也暗含了“醴陵小炒”的精髓:家常、随性、好吃。
湖湘文化中的味觉诗篇
“湘菜,湖南风味的菜肴。”这是《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在醴陵,我们也能从“醴陵小炒”中窥见湖湘文化中独属于醴陵的一角。
在“醴陵小炒”的世界里,每一种食材的选用都顺应时节,追求的是食材本身的鲜美与营养价值最大化。无论是湿红玻璃椒、青椒、大蒜叶、芹菜还是其他时令蔬菜,都随着季节的更迭和市场的供应情况灵活搭配,形成了千变万化的风味组合。“醴陵小炒”的随性,不仅体现在食材的搭配上,更在于其烹饪过程中的即兴创作,这种随性的烹饪方式,不仅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也赋予了“醴陵小炒”独特的生命力。
可以说,“醴陵小炒”是深深植根于湖湘文化的土壤之中的,“醴陵小炒”作为醴陵的特色,其食材选择与烹饪方法的多样性背后的随性与灵活性,更是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运用。自王夫之、顾炎武等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提出“经世致用”这一思想,到晚清重臣左宗棠在醴陵渌江书院的教育实践,湖湘文化一直强调经世致用、学用合一的价值观念。倡导从实际出发,注重实践与应用,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变,追求实效与实用。
“醴陵小炒”不仅仅是一种地方美食,这一锅不被条条框框框死,做事懂得变通,懂得因时而动的“小炒”,更是醴陵人的“文化基因”。
目前,“醴陵小炒”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尝和体验。它出自醴陵,但它的未来注定不会止步于醴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未来“醴陵小炒”的口味和技艺或许会有所变化,但无论如何演变,醴陵人民务实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一直镌刻在“醴陵小炒”之中。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何菊婵
编辑:曹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