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颜洪 通讯员 刘源 王家明 袁奥琪 株洲报道
看病更方便,医药费用更可控,健康更有保障——这是普通百姓对医疗卫生体系最朴素的期待。2025年,株洲市以深化改革为引擎,以服务提质为抓手,以夯实健康基础为根本,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一幅“病有良医、健康有托”的民生画卷正在生动铺展。
改革攻坚:医共体“攥指成拳”,激活服务新动能
10月24日,株洲市中心医院医共体医学检验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全市在“资源集约、服务高效”的改革路上迈出关键一步。过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进行的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如今已成历史。居民在“家门口”的卫生服务中心就能采集血样,由专业冷链物流直送株洲市中心医院检测,结果通过网络系统实时回传。

医共体医学检验中心揭牌。
这一“基层采样、上级检验、结果互认”的新模式,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三甲医院同质化的检验服务。
改革红利也惠及了药品供应环节。“我腿脚不方便,现在卫生服务中心直接送药上门,心里踏实多了。”11月4日,家住荷塘区茨菇塘街道的张姨,通过区里的虚拟“中心药房”,足不出户就买到了急需的降糖药。
原来,自2024年3月起,荷塘区创新建设“区域中心药房”,推出“线上续方+线下配送”服务,慢性病患者药品需求48小时内即可配送到家。同时,区域医联体内建立了“门诊-住院-社区”无缝衔接的用药流程,确保患者转诊时用药不间断。
如今,株洲已如人体血管般,构建起5个紧密型城市医共体和10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将81家基层医疗机构紧密联结。居民曾经“购药难、检查繁”的困境,正随着“垂直医共体”的深入推进成为过去时。
服务提质:“智慧医疗”上线,绘就便捷就医新图景
在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新开设的“早孕关爱门诊”,怀孕6个月的刘女士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体验。“不用楼上楼下跑,所有检查在这一层楼就能全部做完,还有护士贴心陪伴。”仅用一小时,她轻松完成所有产检,来时的焦虑感已烟消云散。

早孕关爱门诊医生在为孕妇讲解检查报告。
这一变化,源于该院建设生育友好医院的实践。今年3月,早孕关爱门诊将超声、心电、抽血、缴费等环节集中设置,为孕妇提供“一站式”产检服务,极大减少了孕妇的奔波。
便捷,更体现在信息共享上。“这是真方便!”刘女士在社区完成CT检查后,次日带着身份证直奔株洲市人民医院找专家。令她惊讶的是,医生轻点鼠标,她前一天的影像数据和报告便在屏幕清晰呈现,省去了重复检查与携带胶片的麻烦。
这得益于株洲市打造的“智慧医疗+数字影像云平台”。自今年3月运行以来,该平台已实现数据调阅超51万次,检查结果互认近11万次,直接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超过423万元。这片“医疗云”,托起的不只是海量数据,更是百姓沉甸甸的获得感。
医疗服务的质量,直接关乎群众的获得感。株洲在“服务提质”上精耕细作,让就医过程更舒心、更智慧。
健康筑基:政策“组合拳”,托举全民健康新高度
医疗卫生事业的最终落脚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株洲,这一理念正通过一系列精准、温暖的政策,转化为万千家庭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
在荷塘区小博士托育中心的开放日上,王先生详细了解后吃了“定心丸”。该中心与市妇幼保健院签订了医育结合协议,会定期为幼儿做健康筛查,老师也能获得专业保健指导。“这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庭没人带娃的大难题。”
同时,作为二宝爸爸的他,还真切感受到了株洲市生育支持政策的系统性与温度:“我们不仅顺利申领了育儿补贴,还成功申请了二孩家庭的购房奖励,切实感受到了压力减轻。”

荷塘区小博士托育中心开展开放日活动。资料图
这份“减轻”的背后,是株洲市在2025年落地实施的一揽子政策组合拳。从直接的生育、育儿补贴,到个性化的个税优惠,再到真金白银的购房奖励,政策覆盖了家庭养育的全周期。目前,全市已有超过6.6万个家庭申报育儿补贴,653个二孩及以上家庭办理了购房奖励。在服务端,全市226家备案托育机构提供的逾1.7万个托位,正着力破解“带娃难”的民生痛点。这套全方位的支持体系,传递出城市对青年家庭最实在的关怀,2023年12月株洲也成功获评“湖南省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如今,这股民生暖流正从“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持续延伸,悄然改变着整座城市的发展生态。政策的“种子”破土而出,生长为支撑家庭幸福的“参天大树”。在街头巷尾,社区普惠托育点与专业“医育结合”模式共同构筑起坚实的服务网络。
从改革攻坚的勇气,到服务提质的智慧,再到健康筑基的担当,共同汇聚成“健康株洲”建设的磅礴力量。在这幅温暖的民生画卷上,每一项政策、每一次服务、每一份关怀,都在为这座城市的人民,描绘一个更健康、更幸福的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颜洪 刘源 王家明 袁奥琪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