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15日讯(通讯员 易珂文 )近日,2025年湖南省“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等系列重磅名单公示,由株洲开放大学推荐的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优秀学习团队和学习型家庭等多个品牌成功入选多个榜单,收获累累硕果。这充分体现了株洲市终身教育的扎实工作和卓越成效。
“百姓学习之星”:基层学习的榜样
来自株洲市攸县石羊塘乡贤文化活动中心的贺春雷,荣获“百姓学习之星”称号。他长期扎根乡村,坚持20多年无偿服务留守儿童,每年贴补2万余元组织留守学生进入自己创办的假日学校;他力推石羊塘文化,助力“石羊塘武术”成功申报为“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助力石羊塘手工豆腐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攸县八合冲村成为“市级非遗村镇示范点”。
来自株洲市茶陵县茶陵一中教师、洣江书院院长谭金良,对书籍的痴迷让他曾千里迢迢奔赴北京求学,而后回家乡站在讲台,倾注于教育事业。年过五旬的谭金良,依然保持着每日阅读数小时、整理古籍一章节的习惯。他整理完成了《云阳集》《刘三吾集》《所安诗文集》等本土作家的著作,还完成了《康熙茶陵州志》《嘉庆茶陵州志》《嘉靖长沙府志》《崇祯长沙府志》的整理。面对电子阅读的冲击,他选择“兼容并蓄”:用数字技术建立文献数据库,却坚持每天背诵《古文观止》里的名篇。他说:“传统文化是根,现代技术是翼,二者融合才能让文明飞翔。”
“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社区教育的名片
由株洲市天元区小湖塘社区打造的“社区幸福邻里学苑”项目,成功获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该项目紧密贴近居民需求,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在居民的广泛参与中形成社区文化特色,并衍生出一系列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最终促成“星火”志愿者联合会的成立。“社区幸福邻里学苑”的建设在居民积极参与和社区推动下成功实现居民从享受服务到回馈社区的转变,达到由他助,自助,助他的服务成效。
同时,天元区嵩山路街道隆兴社区的“隆兴课堂”也在青少年教育这一方面大放光彩,成功获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为响应辖区家长“带娃难”的呼声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丰富辖区青少年的周末生活,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意识,助力培养青少年充分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隆兴社区党总支联合隆兴中、小学及周边优质教育资源,共同打造了覆盖全年龄段的特色课程体系。每周六上午、下午都固定为小区学生们开设了周末公益课程,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设置了“趣味数学”“趣味科学”等丰富的课程,进一步促进了社区融合家校共育,为进一步解决“带娃难”“兴趣班费用高”“作业辅导难”“亲子关系”“孩子在周末缺乏监管”等多重问题打开新局面。
“优秀学习团队”:凝聚向上的力量
来自攸县的“攸县传统文化促进会孔子学堂讲师团”项目,成功获评“优秀学习团队”。攸县传统文化促进会孔子学堂讲师团,汇聚了一批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有党员、也有群众,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他们秉承“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精神,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
“学习型家庭”:书香家风的传承
来自株洲市荷塘区的刘玉发家庭荣获省级“学习型家庭”称号。父亲刘玉发在学习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不断钻研,不断开发新产品,实现自我价值。母亲黄英是一名教师,不仅在本职工作中荣获多个大奖,还热心公益事业,是株洲市稻花香读书社的公益讲师。母亲引领着两个孩子,在阅读氛围地熏陶下,自主学习,知识面广,爱好广泛。在父母热心公益的影响下,两姐弟还共同资助了一位贫困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已坚持多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他们全家热爱学习、共同成长,具有良好家风,为全市家庭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株洲开放大学将继续努力,持续致力于培育、指导、挖掘、打造全市的终身教育品牌,为推动株洲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易珂文
编辑:任欣蓓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