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员教育培训
助推株洲高质量发展
株洲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阳望平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遵循。株洲市将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重点,用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走深走实,为株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突出政治引领,筑牢共同思想基础。认真开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等,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强化党性教育。充分挖掘株洲红色资源“富矿”,依托“湖口挽澜”“连队建党”“茶陵建政”等革命实践活动遗址遗迹,加强阵地建设和课程开发,组织就近就便开展党性教育。在改革发展实践中锤炼党性,聚焦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引导党员在“三个高地”建设、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中接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注重典型引领。深入走访挖掘、大力表彰宣传先进典型,深化“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防汛减灾等各方面工作中,定期选树、宣传一批可感可及、可学可做的基层党员典型,制作党员教育电视片《基层人物传》,兴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热潮,以榜样力量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开展专题培训,引导党员建功立业。紧扣“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奋斗目标,围绕“创新成果转化年”“项目攻坚提质年”“对外开放提效年”活动,引导党员在现代化新株洲建设中建功立业。分类指导抓培训。针对党员所在领域行业的实际,引导其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市级重点培训、县级普遍培训、基层党委兜底培训要求,指导县市区、市直行业系统举办培训班。加强湘赣边区域合作,推动优质培训资源更大范围共建共享。紧扣重点抓培训。大力实施党员教育培训重点项目,分类实施农村党员“乡村振兴”、城市党员“基层善治”、机关党员“素质提升”、事业单位党员“履职赋能”、企业党员“助力发展”、新兴领域党员“思想引领”等专题培训,积极引导党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创新方式抓培训。完善“课堂+基地”模式,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模拟式、互动式、观摩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深化拓展“田间课堂”“红色CEO课堂”活动,将培训延伸到生产现场、项目一线。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优质课程、课件直达一线、覆盖基层,让基层党员、流动党员和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也能第一时间获得高质量党员教育培训。
建强支撑体系,提升教育培训质效。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师资、课程、教材、案例、阵地等要素开发与供给,夯实党员教育培训基础支撑。挖掘培育优质师资。动态调整市级师资库,着重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优秀党校教师、行业专家、优秀党务工作者等骨干力量中发掘培养优秀讲师,定期举办党员教育骨干班和讲师竞赛活动。推动县市区建立师资“子库”,形成“市级统筹、分级管理”的师资网络,丰富优质师资供给。创新开发教材课程。立足株洲工业文化、红色资源、乡村振兴实践,分类开发一批本土教材课程,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党员的学用需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结合新时代以来株洲发展实践,持续完善本土案例课程体系。建好用好培训阵地。按照“五个一”的标准持续推进市级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建设(即至少有一个容纳百人的教学场地、一条学习路线、一部专题片、一堂课程、一名讲解员),串珠成链,打造不同主题的特色学习路线。指导县级教学点标准化建设,推动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就近联片共建,形成党员教育“一小时培训圈”。
强化组织保障,狠抓目标任务落实。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扎实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统筹各方面资源力量,把《规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抓落地、抓到位、抓见效。健全管理机制。构建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格局。健全教育培训需求调研、激励约束等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员调训机制,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激发党员参学参训内生动力。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各基层单位党委和党总支的直接实施责任、党支部的具体组织责任。常态长效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推行领导联点制度,市级领导每年至少深入联系点讲一次专题党课。扎实考核评估。将党员教育培训开展情况作为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巡视巡察、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强化结果运用,推动责任上肩、任务落实。对《规划》落实情况开展中期和总结评估工作,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来源:红星云
作者:阳望平
编辑:曹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