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3月28日讯(通讯员 何地 徐杰)近年来,湖南工业大学紧扣教育教学改革主线,紧紧围绕学校年度发展目标,以工程认证理念为引领,通过专业优化、产教融合、数智赋能等系列创新举措,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聚焦产业需求,构建专业新格局
学校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紧扣学校“擦亮工业底色、彰显包装特色”的定位选择,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突出需求导向和服务地方功能,前瞻谋划、系统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
校领导赴教务处调研指导工作。
通过撤销、停招、升级、重塑、新增等方式,实现专业优化调整比例达到50%以上,本科专业总数控制在70个以内,理工类专业占比达到65%。
新增“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等6个前沿专业,优化淘汰10个传统专业;开展“楚怡工匠计划”,启动“先进包装材料与技术”等6个校级专业群建设;制定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推出“无人机设计与应用”等14个微专业;设立鲲鹏班、亚辉龙班、汇川班等“专业+”特色班,构建起“专业群-特色班-微专业”的三级人才培养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
学校以“企业出题、真题真做”为特色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成效显著。湖南工业大学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平台育人功能,通过“真项目、真操作、真考核”重塑学生的工程创新思维,打造湖南工业大学电气科技节、校企协同毕业设计作品展等育人特色品牌。
产教深度融合研讨会。
理工科专业70%以上、文科专业4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源自企业真实需求。通过开设产业特色班、企业实验班等方式吸引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跨学科人才培养,学校已与150余家省内外企业建立500余个实践教育基地。
2024年,1553名企业导师深度参与教学,来自企业一线选题1508个,打卡记录3637条。通过“引企入教”“以赛代考”等方法,让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实训打通,引入项目制,让企业“出题”由学生“作答”。
课程思政守正创新,名师示范树标杆
湖南工业大学以提升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优质资源对思政课教学的支撑作用和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服务的保障作用。
学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结对共建课程计划,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近3年,立项82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树立15名教学名师和5个优秀团队,新增1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立校级层面思政课教师听课全覆盖机制,实现思政课课堂教学监测常态化。
教风考风严抓细管,过程评价促成长
学校教风、学风、考风一体推进,建立了学工、教务、团委、督导团等部门和教学单位的联动机制,全面加强教学秩序,管控课堂,问课堂教学要质量。
湖南工业大学抓好专任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质量文化建设,包括教学质量警示名单复核、教学简报所列问题、日常督查发现问题的闭环管理等,2024年共发布问题通报568条。
严管教学常规,做好典型宣传,面向全校持续开展名师、优师、青师及教学竞赛获奖教师示范课堂的推介,营造抓教风学风的良好氛围。抓实过程管理,组建专项督查组,重点做好考核模式改革、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实训的督查工作。制定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指导意见,对所有课程全面实施“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6:4考核改革,有85.78%的课程利用教学平台对学生学习过程实施过程性评价考核,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竞赛面向新生全员铺开,竞赛成绩纳入课程考试平时成绩。
实施集中考与期中期末结合考,在量大面广的28门课程实现“教考分离+电子化阅卷”、试题库建设。通过以上举措,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得分提升3个百分点,学生到课率、前排就座率、抬头率大幅提升,分别达到92.2%、95.4%和89.7%,教风学风持续好转。
数智赋能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湖南工业大学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深度变革,数字化及AI手段赋能人才培养质量全要素提升,支持英语、数学、计算机等通识课程试点“在线名师课堂+专业教师辅导+本研助教”课堂教学改革,立项127门新形态课堂教学范式的课程,推广示范不同形态教学模式。
2024年,学校13门课程参评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部教材纳入国家级规划教材体系。创新构建课程知识图谱15门,打造智慧课程15门、数字教材10部,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省级立项56项。10个项目入选湖南省典型分享项目,在教育部应用场景案例评选中获得认可。
教师发展提质培优,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育机制
学校268名教师获“双师双能型”教师专业认证,教学竞赛斩获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34项。建立专任教师的随机录课评价制度,加强学业考核改革,推进督导方式创新,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一支“名师名家引领—优秀教师成团—青优骨干后继—整体水平优良”的师资队伍,2024年,共成立6个名师工作室、21个优秀教学团队。
实施新进教师上讲台准入制要求,企业挂职锻炼3个月以上等作为硬性考核要求,未通过相应考核的教师一律不准安排教学任务。严格课堂管理,明确教师是课堂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从新生入校开始即建立导师对口帮扶、教育、指导一贯制的学生学业指导制度。
第一届“名师工作室”和“优秀教学团队”授牌仪式。
湖南工业大学正在按照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布局和湖南“两优”改革要求,系统开展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工科占比、强化产业对接,着力优化服务包装产业与服务区域产业深度融通、相得益彰的学科专业体系,全力打造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为湖南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何地 徐杰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