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元区引金融“活水” 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红网时刻新闻3月27日讯(通讯员 潘东晓 龚玉涛)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痛点。近日,从天元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获悉,自去年10月建立专项工作机制以来,该区通过开展线上线下企业走访、构建政银企协同机制、创新金融产品等举措,累计为小微企业授信超61亿元,发放贷款超34亿元,惠及企业超2100家,着力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慢、难、贵”等问题。

线上线下走访企业3.8万家

“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希望能够得到银行资金支持。”湖南兴天宏实业有限公司是天元区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小微企业,近年来得益于株洲汽车产业的发展,公司经营蒸蒸日上,企业管理者有了更新设备、扩大产能的想法。然而,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却成了难题。

得知企业需求后,3月21日,天元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会同株洲农村商业银行动力谷支行的负责人,来到了该公司。

工作专班“牵线搭桥”,企业、银行面对面,湖南兴天宏实业有限公司扩产资金有了着落。株洲农村商业银行动力谷支行负责人表示,“兴天宏符合我们的小微企业贷款发放政策,我们将尽快放贷,确保企业扩产顺利进行。”

像这样的局面,在天元区的众多小微企业里纷纷上演。据了解,工作专班根据行业部门、银行职能设立27个走访工作组,覆盖七个镇(街道)、九个专业园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已走访小微企业数量超3.8万家。其中,针对外贸出口企业,依托新成立的出海办专班开展走访活动,已走访企业269家,为银企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抱团”出海,提供资金支持。

22家银行发放贷款34亿元

建立走访清单、申报清单、推荐清单三个清单,串联银行和企业之间的需求,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为了让小微企业尽快喝到金融“活水”,工作专班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天元区充分发挥“湘信贷”平台作用,积极推动22家银行入驻平台,帮助金融机构精准识别企业资质,鼓励银行优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做到“应贷尽贷”“能贷快贷”,引导金融机构为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提供更普惠、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产品。

与此同时,安排专人每日登录平台进行任务处理,在收到企业融资需求后4天内完成受理,30天内完成对接并作出是否授信的决定,避免任务超期。

对于不符合授信条件的企业,工作专班则及时跟进辅导,尽可能精准推荐相匹配的银行进行走访对接。例如,三丰医神科技公司因不符合邮储银行贷款资质未申请贷款,工作专班另行邀请长沙银行市民中心支行进行二次上门走访,目前正在洽谈融资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天元区累计推荐小微企业2722户次,受理2683户次,授信2116户次,授信金额超61亿元,发放贷款超34亿元。

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初创型企业

初创型企业、大学生创业对于资金需求更大,比小微企业更难达到银行贷款要求,怎么办?对于这类企业,天元区打出了金融创新产品组合拳。

该区创新开发“科技担”金融产品。针对初创型企业,出台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贷款业务管理办法,天元区财政预算专门安排风补资金,以风险分担机制引导银行降低贷款门槛和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率,提升企业贷款成功率,减少融资成本。

大力推广知识价值信用贷。天元区财政预算每年专门安排风补资金2000万元,并争取省科技厅、财政厅等额风补配比2000万元,引导放大贷款额度,撬动年融资总规模,着力缓解了融资额度不够的问题。2021年以来,累计为461家企业发放贷款超过15亿元,业务规模在全省高新区中排名第二。

设立专项资金池支持大学生创业。出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试行)》,专门设立专项资金池,采取无偿资助与事前支持的方式,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门槛,提供全流程的创业服务。

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整合全区资源和力量,破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政策传导不及时、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难点与堵点,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每一个小微企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添能。

来源:红网

作者:潘东晓 龚玉涛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7/61/1482081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