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盘点2024丨醴陵:经济领航、文旅添彩、民生升温的奋进之路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曹缇 通讯员 李妮 株洲报道

2024年,醴陵市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落实“七个有新作为”工作要求,全面实施“八大行动”,扎实开展“两个年”活动,全力推动“三个走在前”,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大局稳定和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稳中有进,彰显新担当

醴陵全景2(摄影:彭雪飞).jpg

醴陵全景。(彭雪飞/摄)

醴陵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9%,总量达952.6亿元;园区技工贸收入增长9.7%,总量达929.6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1%,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2%,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进出口总额增长9.4%。尽管受经济下行影响,实体税收增长缓慢,地方收入不及预期,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基本竞争力分别名列全国百强第32位、第53位,均前进两个位次。位列全国县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百强县第2位,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彰显了“经济大县勇挑大梁”的担当。

醴陵市坚持先进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稳健向好,陶瓷、花炮、服饰规上产值分别增长10.8%、13.5%、4.5%,工业用电、用气、用水量分别增长2.6%、10%、19.8%,工业占GDP比重达48.2%,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不断凸显。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全社会研发投入19.2亿元,上榜中国产业研发竞争力百强县。现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224家。全年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

城市品牌提升,文旅融合引领新风尚

醴陵市以旅为媒、兴业富民,城市品牌实现新提升。

第三届醴陵炒粉节现场人头攒动。(黄永强 摄).jpg

第三届醴陵炒粉节现场人头攒动。(黄永强/摄)

“炒粉节”“国彩醴陵”成为流量密码,瓷博会、烟博会形成品牌效应,来醴陵“捡瓷器、玩烟花、吃小炒、看大剧”引领文旅风尚。《瓷·遇·中国》叩开海外推介之门,世界顶级交响乐团来醴倾情奉献音乐盛宴。千万网红全网推介,本土网红自发代言,年内17次登上央视,“千年瓷都·五彩醴陵”知名度、美誉度加速跃升。

一批文旅消费新场景应运而生,“瓷城古韵·一江两岸”入围省级旅游休闲街区,陶瓷谷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醴陵窑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馆,会真山、东富、元二公祠跻身国家3A级景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获评“中国生态美食地标小炒之都”。全年接待游客110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7.3亿元。跃居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第48位。

图片

“国彩醴陵”焰火展演现场。

醴陵市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投资和消费形成良性互动。用足用好政策红利,获批专项债项目41个、43.5亿元,发行17个、18.4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项目11个、3.7亿元,全年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超40亿元,创历史新高。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带动家电以旧换新超1.7万台,新上牌机动车超1.1万辆。抓紧抓实项目攻坚,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64.4亿元。醴菱科技等47个项目开工建设,中建材碲化镉发电玻璃、铂威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等45个项目投产达效。全年新签约项目29个,湘商回归实际到位资金77亿元。

风险防范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醴陵市强化“三查一曝光”硬举措,推行事故复盘制度,安全事故起数下降32.3%,交通事故亡人数下降30.3%。道路交通安全“十大行动”、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消防工作“十二字”经验获省安委会认可。成功应对14轮强降雨,未垮一库一堤一坝。污染防治攻坚纵深推进,完成“春雷行动”“夏季攻势”任务48项,办结生态环境信访问题781件。兜牢“三保”底线,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保交楼”“保交房”交付率均达100%。创新开展“赶集日”集中接待接访、“夜巡夜访夜话”活动,调处矛盾纠纷1678件。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化解积案61件。“瓷城古韵·一江两岸”征拆安置、醴浏棚户区改造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稳妥处置。禁毒民调连续两年排名株洲第一,获评全省禁毒工作优秀县。

“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九周年答谢活动现场。(图源 醴陵市融媒体中心).jpg

“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九周年答谢活动现场。(图源 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醴陵市以实际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连续三年民生支出保持在75%以上,高于全省水平。23个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10个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新增城镇就业768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75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700元/月、450元/月,全年发放各类救助资金近2亿元。新增养老、康复床位262个,完成适老化改造715户、无障碍改造421户,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家、长者餐厅6家。

公共服务更有深度,改造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10所、农村薄弱学校30所,资助困难学生3.5万人次。连续五年获评株洲市高中质量建设综合评价优秀县。连续九年开展“湘雅乡情”活动,本地就诊率达93.9%。完成“两癌”免费检查1.8万人,“两病”用药保障9万人次。湘东医院晋升三甲医院,中医院获评省级高质量发展示范性医院。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县。新世纪艺术馆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严浪宇获巴黎奥运会蹦床铜牌,李舒尤、张豪鑫分别荣登“中国好人榜”“全国见义勇为勇士榜”,汤其雪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陈利、黄永平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醴陵市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立案574件,追缴资金1500余万元。梳理镇街履职和回收事项847项,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实现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政策文件公平竞争审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全覆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9件、政协委员提案134件,办复率均为100%。梳理涉及营商环境规范性文件66件。“扫码入企”执法检查1100余次。优化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办理事项2万余件,103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完善项目帮(带)代办服务体系,审批验收时间压缩50%以上。“创新‘带押登记’,提升服务效能”入选十大省级典型案例。

醴陵市在过去一年中,通过全力强实体、兴工业,大力稳投资、促消费,合力推改革、促开放,聚力强建管、优品质,尽力惠民生、增福祉,着力转作风、提效能,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大局稳定和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未来,醴陵市将继续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落实“七个有新作为”工作要求,全面实施“八大行动”,扎实开展“两个年”活动,全力推动“三个走在前”,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来源:红网

作者:曹缇 李妮

编辑:聂千川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6/57/1470086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