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科普|春节聚餐需警惕酒后低血糖

团团圆圆过新年,亲朋好友聚会免不了小酌几杯。但您知道吗?有时候您觉得“醉酒”了,很可能是“酒后低血糖”了。有的市民发现喝完酒之后,测一下饭后血糖居然比平常还低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酒能降血糖吗?株洲市中心医院医生来为您科普。

李先生(化名)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前不久跟同学聚会,因为迟到连喝三杯,菜还没吃几口,又被同学们挨个敬酒,一圈下来就开始脸色发白、全身冷汗,被同学们扶到一边休息。等大家吃完后,发现李先生呼之不应,立即送到株洲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后才得知,是因为喝酒导致了严重的低血糖。

饮酒为何会引起低血糖?

1.乙醇能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过量的胰岛素会导致血糖下降;

2.乙醇被肝脏吸收后会抑制肝脏分解肝糖原,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乙醇还会影响升糖激素的释放。

为何要重视“酒精性低血糖”?

低血糖主要表现为饥饿感、心悸、手抖、冒冷汗,严重的会出现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而醉酒的症状与“酒精性低血糖”的表现非常相似。

因此,“酒后低血糖”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醉酒”而延误了救治,患者可能会因低血糖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或因低血糖持续时间过久,导致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引起死亡。

如何区分“醉酒”和“酒精性低血糖”?

醉酒(即急性酒精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往往是先兴奋(欣快感、言语增多、语无伦次、步态不稳等)、后抑制(神志恍惚、嗜睡、昏迷等);

低血糖常见症状:困倦、口齿不清、意识模糊、心跳加速、头痛、头晕、饥饿感、恶心、阵发性惊厥等。这和醉酒的症状高度相似,让人很难区分低血糖和醉酒。

如果随身携带血糖仪,可以立即查一下血糖,这样可以马上明确诊断。如果身边没有血糖仪,还有一个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给患者喝一杯糖水,如果患者症状能很快缓解,就说明不是醉酒而是酒精性低血糖。

如何救治“酒精性低血糖”?

所有低血糖的处置原则基本都是一样的。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让患者喝杯糖水、果汁、蜂蜜水或是吃几块甜点;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处于昏迷状态,则不能给患者喂食糖水,以免引起呛咳、窒息。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把患者就近送往医院,输注葡萄糖液进行抢救。另外,对同时合并严重酒精中毒的患者,可以加用纳洛酮静脉滴注,有助于患者苏醒。

如何预防“酒精性低血糖”?

预防“酒精性低血糖”的最佳方法当然是戒酒,但考虑到实际情况,有时确实难以做到,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禁空腹饮酒。饮酒前一定要先吃点主食,严禁空腹或睡前饮酒,这是因为当人体缺少葡萄糖来源时,会分解“肝糖原”来控制血糖水平,而酒精会抑制肝糖原的输出,使其无法顺利进入血液中,因此血糖水平就会迅速降低。

2.注意药物与酒精的相互作用。正在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糖友,应谨记医生对药物的医嘱,作为有机溶剂的酒精,容易与某些降糖药物产生交互作用,轻则降低药效,重则损害身体、加重病情。

3.饮酒要适量,不能酗酒。根据202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女性一次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注:15g相当于350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50ml低度白酒),男性不超过25g。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

4.选择葡萄酒,不要喝烈性白酒,后者度数高而且不含有其他营养素。

5.监测血糖水平。晚餐喝酒后,睡前应检测血糖,若血糖低于6.0mmol/L,需要在睡前适当加餐,以防夜间出现低血糖。

6.很多甜酒和含糖饮料要注意,特别是不要与酒水混在一起喝,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专家温馨提醒

广大糖友及聚会喝酒的“家”人们,酒后意识不清,不能只简单考虑为“醉酒”,还要想到是否是“酒精性低血糖”,必要时要及时就医。

来源:红网

作者:向超 罗艳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5/68/1465968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