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曹缇 株洲报道
9月1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株洲市二中枫溪学校焕然一新的教学楼上,学生们踏着崭新的防滑地砖走进教室。这座曾因外墙瓷砖脱落、排水不畅等问题备受关注的学校,历经近一年系统整治,以安全舒适的新面貌迎接新学期。这场历时300余天的校园焕新行动,不仅解决了民生痛点,更成为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注脚。
民生痛点凸显,人大代表“闻需而动”
作为芦淞区重点民生工程,市二中枫溪学校2022年投入使用即承担起缓解区域就学压力的重任,提供中小学学位逾8000个。然而投用初期即暴露多重隐患:教学楼外墙瓷砖频现脱落风险,排水系统不畅导致雨季积水,加之周边交通拥堵严重,形成“校内设施老化、校外通行困难”的双重困局。
“家长接送车辆平均等待时间超过40分钟,安全隐患与出行矛盾日益突出。”去年9月,市人大代表芦淞团第一小组在接访群众时捕捉到这一民生痛点,随即启动专题调研。
督办会现场。
基于调研结果,由市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邹建平,市人大代表李志华领衔提出的《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及排除安全隐患》《优化交通组织缓解拥堵》两项建议,被列为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事项。今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阳瑞丰率队赴学校督办建议落实情况,明确要求相关部门“拿出时间表、压实责任链,把民生事办实”。
调研现场。
7月,市人大代表芦淞团第一小组以专题小组活动形式,再次深入学校调研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以人大代表身份参加调研的株洲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聂方红在调研现场提出要求:“必须在8月30日前全面完成整改,确保新学期开学时,师生能走进安全、整洁的新校园。”
多方联动攻坚 校园实现“全面焕新”
民生诉求就是行动指令。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城发集团等部门迅速响应,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形成攻坚合力。
作为学校投资方,相关单位第一时间筹集专项资金,优先解决最紧迫的安全问题——对校内10余栋教学楼及综合楼的外墙进行全面翻新,采用更耐用、安全的真石漆替代原有瓷砖,从根本上消除脱落隐患;同步推进电缆升级、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将老旧管道全部更换为大口径新管,彻底解决“雨天漏水、晴天断电”的困扰;考虑到师生出行便利,还在多栋教学楼内加装电梯,惠及老年教师与行动不便的学生。
施工整改现场。
为抢在开学前完工,市城发集团联合凤溪建设开发公司组建“突击队”,施工人员实行“早晚错峰干、中午补进度”的工作模式,仅用2个月就高效完成全部整改工程。
交通拥堵问题也同步破解。市城管局、市交警支队多次实地勘察学校周边道路,优化道路标线设计,增设循环通道并规划临时停车区,曾经“堵到心慌”的路段,如今通行顺畅。
长效监督机制 书写为民履职新答卷
调研现场。
“整改是否彻底?细节是否到位?”8月25日,芦淞区委书记唐卫湘、区长王强联系市教育局,带队深入学校“回头看”,逐一检查外墙翻新、排水系统、电梯运行等情况,确保每一项整改都落到实处;8月29日,市人大代表芦淞团第一小组组长李志华、副组长卜更生再次率队调研,提前为新学期开学“保驾护航”。
“从问题发现到彻底解决,代表小组持续跟进督办,推动形成了‘调研-建议-督办-落实’闭环机制。”邹建平表示,2025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重点督办的17件代表建议中,芦淞团独占3件,涵盖教育、交通、民企合法权益保护等领域,每一件都直指群众“急难愁盼”。
“现在走进校园,外墙颜色清爽,走廊不再漏水,上下学路上也不堵了,师生的归属感、幸福感明显提升。”株洲市二中枫溪学校高中部校长颜真权对整改成效赞不绝口,“人大代表们的‘钉钉子’精神让我们感动,他们一次次上门听意见、盯进度,真正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温度,送到了师生和家长的心坎上。”
如今,漫步株洲市二中枫溪学校,一栋栋教学楼“穿”上整洁的“新衣”,一条条道路恢复畅通,教室里传来琅琅书声。这场历时一年的校园焕新行动,是市人大代表芦淞团第一小组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实践,不仅解决了一个学校的问题,更以点带面,为株洲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民生温度,书写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精彩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曹缇
编辑:任欣蓓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