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15日株洲讯(通讯员 李泽锋)在醴陵市明月镇,一片片火红的醴陵玻璃椒不仅是田野间的亮丽风景,更是驱动乡村振兴、实现强镇富民的“红色引擎”。这颗小小辣椒的华丽蝶变,是人大代表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生动体现。代表们发挥桥梁纽带和示范引领作用,将履职实践深深嵌入醴陵玻璃椒产业发展一线,争当产业发展的“参谋员”、品牌建设的“宣传员”、市场开拓的“先锋员”,为擦亮醴陵玻璃椒这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字招牌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代表动能”。
凝聚发展合力
座谈交流现场。
明月镇人大敏锐地抓住组织化这一核心,推动代表履职平台与产业组织建设深度融合。3月,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在醴陵玻璃椒产业链上成立代表小组,推动代表履职阵地向产业一线前移,代表围绕土地集约、资金整合、技术标准等关键问题建言献策。目前,玻璃椒产业链上有株洲市人大代表2名,醴陵市人大代表6名,明月镇人大代表24名,代表们积极参与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创新构建人大代表、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机制,有效夯实产业发展的民意基础和监督保障。通过持续努力,全镇从事玻璃椒产业的企业及合作社达19家,其中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带动就业5000余人。同时,代表们常态化走访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植户,变“等问题”为“找问题”,精准收集并提交了关于完善冷链物流、防范市场风险、推动发展“椒—肥—田”循环模式等一批高质量建议,成功助推绿色生产技术研发推广、生产经营规范化管理等,有效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为5700亩玻璃椒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赋能品牌升华
线上直播、线下摆摊助农活动。
代表们主动担当起醴陵玻璃椒品牌的“首席推介官”。以株洲市人大代表彭志霞为首的一批代表,积极参与并推动“醴陵玻璃椒”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入选“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名录,多次携产品亮相省内外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在2024年11月的第二十五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代表们的身影活跃在展台前,向客商和消费者生动讲述玻璃椒的百年历史与独特品质,为其最终荣膺博览会金奖作出重要贡献。从对接上级职能部门的重点支持,到协调媒体大力宣传,代表们利用自身资源,为提升品牌知名度持续奔走,使其成为全国瞩目的特色农产品名片。2023年,经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评审、技术机构测算,醴陵玻璃椒品牌价值评估达1.82亿元。2024年,醴陵玻璃椒获评中国生态食材品牌产品、成功纳入《全国农耕产品记忆检索名录》。2025年7月,醴陵玻璃椒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产品认定与保护。
打通市场渠道
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让收益惠及千家万户,是产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代表们在玻璃椒产业市场端持续发力,积极探索新兴业态,直播带货拓销路。以醴陵市人大代表杨皓为首的“新农人”,走进直播间,化身农产品主播,通过直观生动的展示,将玻璃椒的生长环境、加工过程和文化故事呈现给全国网友,成功开辟线上销售新渠道,吸引大量年轻消费群体;代表们充分发挥人脉优势,主动为产业招商引资“穿针引线”,通过积极对接,成功引进辣妹子食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发辣椒酱、剁辣椒等系列深加工产品,有效提升玻璃椒产品附加值。特别是对脱贫户采取精准帮扶模式,通过免费提供农资、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带动119户脱贫户共计368人,实现年增收59.5万元,有效助推醴陵玻璃椒产业成为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
来源:红网
作者:李泽锋
编辑:任欣蓓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