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曹缇 通讯员 彭新华 株洲报道
9月17日,秋意渐浓的校园里洋溢着青春活力,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迎来了2025级新生。作为湖南省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该校今年再度延续招生火热态势,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考生报考,更有不少高分考生主动选择,用数据和口碑印证了职业本科教育的独特魅力。
新生入学现场。
“技能+就业”成选择关键
刚办完报到手续的新生刘静茹,脸上满是对新校园的喜爱。“校园环境特别美,志愿者和老师都很热情,报到流程很顺畅。” 她兴奋地向记者分享道。而吸引她来到这所学校的关键,是大数据与经济管理专业。“这个专业既符合我未来就业的规划,也能为我后续考公、考编提供明确方向。”
志愿者为新生和家长进行指引。
与刘静茹同样对未来有着清晰规划的,还有高考分数刚达到一本线的新生文俊杰。文俊杰最终选择了该校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这一决定并非偶然,而是家长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期,我们了解到学校的课程设置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包含大量企业实践环节。”文俊杰家长坦言,他们希望孩子能成为技术型人才,将来在行业里站稳脚跟,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新生正在办理入学手续。
像刘静茹和文俊杰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选择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正是看中了学校“技能+就业”的双重保障。在这里,学生能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更精准地对接市场需求,为未来的就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学校招生就业处统计,2025年该校共计录取新生9800多人,其中本科新生3500人、大专新生4700人,本专科总规模达8200人。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的重要环节,该校“3+2”五年制大专录取263人,这些新生将直接从中专部升入学校大二阶段,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无缝衔接,为技能型人才成长搭建了高效“快车道”。
产教融合打造人才培养“快车道”
为何一所“新生”的职业本科大学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考生和家长的青睐?该校始终立足湖南产业发展需求,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为核心,构建全方位的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或许就是答案所在。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已形成“以汽车为主体,航空、航海为两翼,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经济贸易和服饰艺术为支撑”的专业群格局。为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学校采取了三大关键举措:一是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目前已与20余家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将企业车间“搬”进课堂,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真实的生产场景和先进设备;二是整合产教融合资源,积极引入企业技术标准、设备资源和师资力量,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保持同步,确保学生所学即所用;三是组建合作育人团队,由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让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衔接,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新生走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
2025年,该校在专业建设上进行了重大调整,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本科层面新增智能交通管理、汽车工程技术、储能材料工程技术、无人机系统应用技术、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全媒体电商运营、数字媒体艺术7个专业,广泛涵盖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多个新兴领域。
从热门专业榜单来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三个专业稳居前列,成为考生报考的“香饽饽”。这三个专业不仅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而且就业质量高,毕业生多进入中车、华为等龙头企业,平均起薪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高分考生主动奔赴,到热门专业就业率居高不下,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的招生热潮和发展实践,不仅是职业本科教育吸引力提升的生动缩影,更彰显了职业教育在服务产业发展、培养实用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曹缇 彭新华
编辑:任欣蓓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