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株洲市荷塘区宋家桥街道立足辖区实际,通过创新打造“暖新早餐食堂”项目,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服务赋能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精准聚焦需求,打造温馨服务港湾。荷塘区宋家桥街道辖区内快递员、外卖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众多,他们长期面临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等现实难题。宋家桥街道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精准对接需求,依托社区“暖新驿站”阵地资源,精心打造“暖新早餐食堂”。截至目前,“暖新早餐食堂”已累计接待户外劳动者超50人次,提供优惠早餐500余份,赠送爱心早点200余份,成为新就业群体信赖的“温馨港湾”。食堂不仅解决了奔波劳碌的城市“摆渡人”的早餐需求,更拓展升级为集“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可歇脚、伤可用药、食可就餐、闲可娱乐、学可上课”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空间,极大提升了服务效能。
搭建协商平台,激发治理内生动力。“暖新早餐食堂”不仅是服务场所,更是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载体。畅通诉求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建立新就业群体微信群,推行“小哥吹哨、社区报到”机制,实现问题线索“随时报”、社区响应“即时到”、问题处置“快速办”。今年以来,线上平台已高效收集并响应问题线索28条,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凝聚治理合力,践行“自治+共治”服务理念。定期召开“暖心驿站议事会”,与新就业群体面对面交流,围绕社区治理和群体关切问需问计。今年以来,通过议事平台推动解决各类问题26个,协商解决新就业群体关切事项30余件。坚持解忧赋能,深化“服务+治理”双轮驱动。聚焦新就业群体内在需求,驿站常态化开展健康体检、中医理疗等健康关怀服务,累计服务40余人次;举办“喜迎新春,福满邻里”“暖新早餐惠邻里”等主题活动12场次。有效增进了情感认同,引导新就业群体逐步从服务的受益者转变为社区治理的积极参与者。
创新治理模式,引领基层治理新举。“暖新早餐食堂”项目的成功实践,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细微之处见真章,从一顿暖心早餐、一处舒适歇脚地着手,精准回应新就业群体最直接、最现实的迫切需求,使治理举措更接地气、更富实效。发动群众是根本, 通过精准化、贴心式的服务供给,有效凝聚人心,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自治共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壮大治理力量。情感联结促和谐,以真诚服务和持续互动,在新就业群体内部以及群体与社区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营造了互助友爱、和谐融洽的社区氛围,促进了社会正能量的良性循环。
来源:红星网
编辑:曹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