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株洲市,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最开始是“火车拉来的城市”,现在则是工业重镇、制造名城,以为TA可能文化匮乏、缺少底蕴。其实不然。那是因为对TA不够了解。仅从书院这个方面来说,株洲的文化底蕴,就非同小可。株洲,古称建宁。有些书院,到今天,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而有些书院,现在依然还在,甚至还发挥着较好、较大的作用。比如,醴陵市的渌江书院、茶陵县的洣江书院、攸县的石山书院等等,依然扎根、融入在当地。让大家跟着红网的视频镜头,一起探寻株洲的古代书院,听听那些前世今生的故事……
雩江书院。
在茶陵这片千年文脉之地,一座承载了两百余年文教薪火的古书院,静静矗立,它就是雩江书院。
雩江书院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今天就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共同走进它的过往。雩江书院得名于雩山蜿蜒而来的地脉,这里曾以“魁星楼”激励学子博取功名,以“池沼”寓意学海无涯。最初的雩江书院,是当地学子读书治学的圣地,四合院的格局里曾回荡着朗朗书声。
时光流转到1931年冬,这里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茶陵县苏维埃政府将书院改办为茶陵县立列宁高级小学。红色火种在这里点燃。它不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茶陵人记住乡愁的精神地标。许多在外茶陵籍人士返乡捐资助教,让文脉生生不息。
从清代的斋房号舍到苏维埃的红色课堂,再到如今的教育基地,雩江书院用两百余年的坚守告诉我们,文脉不会因时光而褪色。
虽然历经两百余载岁月沉淀的雩江书院,已显沧桑、陈旧。相信通过相关部门的维护、修缮,在不遥远的将来,我们能与焕新后的书院重逢。这里的故事,还将会继续……
策划:李卫林
监制:胡芳
指导:聂千川
拍摄、剪辑:汪颖 韩亚轩 聂千川
出镜:韩亚轩
【相关链接】专题丨悠悠古韵 探寻株洲古代书院
来源:红网
作者:李卫林 胡芳 汪颖 韩亚轩 聂千川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