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勇攀医学高峰 践行医者仁心

今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值此致敬生命守护者的重要时刻,将目光聚焦于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恺德医院)的医师群体。

他们,是攀登医学高峰的勇者,在心血管领域精研不辍,以创新技术为复杂危重的心血管病患者点亮“心”的希望之光;他们,更是践行医者仁心的典范,将人文关怀融入诊疗全程,用温暖守护诠释职业初心。

在技术攻坚中彰显卓越担当,在服务奉献中书写大爱无疆。恺德医者以精湛医术与人文情怀的双重奏,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以实际行动向中国医师节献礼。他们的故事,正是“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职业精神的鲜活注脚。让我们随报道一起,走近这群可敬可爱的健康守护人。

【匠心】心血管治疗技术新突破

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是恺德医院作为湖南省三级专科医院的核心战场。面对复杂危重病例,该院心脏中心团队在助理院长、中心主任刘宇的带领下始终秉持“匠心”精神,埋头钻研技术,不断提升心血管疾病救治水平。

图片1.png

“一站式”手术,化解老龄房颤患者双重危机。76岁的谭爷爷长期受阵发性房颤折磨,还诱发过多发腔隙性脑梗死。面对其高龄、多病共存的治疗难点,医院助理院长、心脏中心主任刘宇领衔多学科团队,迎难而上,在株洲地区开创性实施了“一站式”房颤脉冲消融+左心耳封堵手术。这场手术全程仅耗时1.5小时,将原本需分开多次进行的手术,在同一手术室、同一时间段“一站式”解决,避免患者接受多次手术的痛苦,还治疗了困扰患者的心律失常和解决了左心耳带来的中风隐患。

图片2.png

刘宇介绍,该技术真正实现了“1+1>2”的临床疗效。此项技术不仅彰显了该院心血管内科作为湖南省市州级临床重点专科的雄厚实力,更荣膺株洲市“十大医疗新技术”。

在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领域,恺德的医护团队同样有新突破。71岁的陈女士在心梗介入手术后,又被确诊为严重的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高龄、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多重高危因素,使传统的开胸体外循环换瓣手术风险难以承受。面对这一挑战,心血管外科团队果断选择了代表国际前沿水平——经心尖二尖瓣钳夹术(TEER)。在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的精准导航下,心血管外科手术团队仅通过心尖微小切口,将特制的夹合器送入心脏,巧妙夹合病变处,在心脏不停跳的状态下也能解决返流问题,且术后心脏二尖瓣开放和关闭功能完全达到预期的修复效果。

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陈女士这样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解决了“心头大患”,更体现了恺德医院在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治疗领域(涵盖TAVR、TEER等)的硬核实力,构建起覆盖主动脉瓣与二尖瓣的多元化、高水准诊疗平台。

这两项心血管领域的高精尖技术,是恺德医师团队以“匠心”打磨医术、以创新勇闯“禁区”的生动写照。他们凭借责任与担当,不断攻克技术难关,为更多复杂危重患者点亮了生命的“心”的希望。

【仁心】多学科微创矩阵协作克“难”题

恺德医院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以仁心凝聚团队智慧,依托多年微创治疗技术的沉淀和强大的多学科协作机制,构建起应对疑难重症的微创技术矩阵,为患者带来新生希望。

图片3.png

泌尿外科用实力显担当。54岁的苏先生深受左输尿管上段狭窄并左肾积水、左肾多发结石等多重病痛折磨,病情复杂。面对传统分次手术可能增加患者负担和风险的难题,在医务部的高效统筹下,泌尿外科张伟主任团队与重症医学科、手术麻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开展了会诊。“此类复合手术对术者的腹腔镜操作技术要求极高,需在有限空间内完成狭窄段切除、取石、肾盂成形和精细吻合等多重步骤。以往这类患者往往需要分次手术,综合患者意愿和肺气肿等其他病情,我们希望通过多学科讨论出一次性解决多重问题的手术方案,让患者省时、省心”张伟主任说。

秉持“仁心”担当,泌尿外科手术团队迎难而上。他们精心设计并成功实施了一台高难度的“多镜联合”手术,通过团队的精准操作,一次性完成了狭窄段输尿管的切除成形、肾盂整形以及结石清除,真正实现了既解除结石梗阻之“标”,又根除输尿管狭窄之“本”的“标本兼治”目标。

图片4.png

骨伤神经外科挑战高龄“手术禁区”。96岁的谢爷爷因左股骨转子间骨折,加上一直患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整个人可难受了。“传统观念认为高龄且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是手术的‘禁区’,像谢爷爷这类病人,如果长期卧床将容易加重基础疾病且极大可能引发血栓性疾病,褥疮等并发症。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解决老人骨折的痛苦,更要在治疗过程中综合考虑老人的其他病情,保障其生存率及愈后的生活质量。”阳辉主任介绍。

骨伤神经外科团队依靠多学科协作,精准评估,在椎管内麻醉下为其成功实施了左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手术。

术后,在精心制定的个性化康复方案下,谢爷爷已能扶助行器站立,避免了长期卧床的致命并发症。科室秉承“精准微创、准确施治、快速康复”的理念,还为患者免费送柴鱼汤、上门随访等,暖心的人文关怀,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

恺德医院通过构建内外科“微创技术矩阵”并深化了“多学科协作”模式,不断攻坚克难,成功救治了一系列复杂疑难、高龄高危患者,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暖心】用人文关怀诠释医德医风

恺德医院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具象为一项项暖心举措和一位位医者的身体力行。从“线上健康科普‘+’ 线下病友会”到健康集市下沉基层义诊,从精准微创的技术突破到充满人文关怀的团队管理,医院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医德医风的生动篇章。

在恺德医院,有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科室带头人廖柳兰。她以干练作风开启每一天:清晨带领团队查房教学,8点半准时投入胃镜室工作,高效完成十几台检查和数台手术是常态,常常忙碌至午后。门诊、会诊连轴转,她却说:“坐在病人床旁细致了解病情,是责任最重却也是最感踏实的时刻。”为践行“内科外科化、手术微创化”理念,她牵头成立医院内镜早癌中心,打造从病灶发现、确诊到个性化微创手术方案制定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引进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等先进技术,让患者舒适省心。

这位年轻主任用人文关怀凝聚团队,与年轻的同事成为朋友,科室氛围融洽互助、充满向上活力。“成就彼此”是她的管理信念。廖柳兰深爱着医生这份承载生命重托的职业,在刻苦钻研、十年磨一剑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她更愿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温暖、鼓励和支持每一位身处困境的患者。在她看来,精湛的医术与真诚的关怀,方能不负患者的“性命相托”。

年轻的医生们用新观念诠释着新时代医德医风的深刻内涵,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注入了鲜活的力量。而医患之间,医院建起了“线上健康科普‘+’ 线下病友会”,作为传递健康知识的重要纽带。

“线上健康科普‘+’线下病友会”。线上,恺德医院作为株洲市较早一批利用微信订阅号、微信视频号、微博、头条号等平台开展医学科普的医院,医院主任医师 任承潜、副主任医师 刘平平等人均通过微信科普文和科普视频的方式,让大众系统性地了解到各学科健康知识,不仅科普广受欢迎,还收获了省市多个科普奖项。线下,医院精心打造多学科病友会品牌,构建集医学科普、康复指导、心理疏导与病友互助于一体的立体化服务平台。今年围绕各类健康主题已开展了数十场病友会,专家及护理团队运用通俗讲解、互动问答、保健操教学等形式,将健康知识送到患者身边。参与者如郑阿姨(化名)所言,病友会营造了“找到组织”般的归属感,帮助他们消除了对疾病的恐惧,树立了康复信心。

图片6.png

同时,医院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疗优质资源走进群众。近两年,恺德医院组织北京、湖南等地的十余位专家走进炎陵县人民医院,惠及群众上千人;在节假日、周末时,医师团队们在炎帝广场、世贸广场、仙庾镇集市等地开起了“健康集市”,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爱心义诊、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医院各科室还组建了上门回访专业团队,为出院后的患者提供上门回访服务,近至株洲城区,远到攸县、茶陵等地,将专业医疗服务延伸到患者家中,大大提高患者居家康复质量,切实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医疗服务的赛道上,技术是基石,而关怀是温度。近年来,恺德心血管医院坚持以患者需求为中心,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将专业医疗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让“医者仁心”从理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实践。

从“一站式”房颤脉冲消融+左心耳封堵手术到“跳动心脏上的微创手术”,从复杂疾病攻坚到百岁老人救治,从心脑血管前沿突破到深入基层的暖心服务,恺德医院的医师们以“匠心”钻研技术驱动创新,以“仁心”凝聚团队多学科协作,以“暖心”服务患者关怀群众,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初心誓言。在这个属于中国医师的节日里,致敬恺德医院用技术、仁爱和担当托起生命健康的白衣天使们!

来源:红网

作者:曾彦予 黎婕妤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2/53/1521244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