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一场“微治理”的多重效益

微信截图_20250724211020.png

“从今年5月完成加固、坡面防护等‘微创手术’后,经受住了8轮强降雨考验,工程零变形,人员零伤亡,我们再也不怕滑坡了。”7月23日,谈及今年实施的地质灾害“微治理”项目,茶陵县虎踞镇狮江村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他们还自发成为“村民地质观察员”,常态化守护村里安全。

这一个案是株洲市创新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微治理”工程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

7月23日,从株洲市资规局传来信息,今年省自然资源厅和财政厅下达株洲市的第一批67个地质灾害隐患“微治理”项目,目前已全部完成。

“微治理”守护“大安全”

茶陵县地处罗霄山脉腹地,地形地质复杂,村民建房多数依山就势或切坡建设,是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

据统计,全县登记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241处,中高风险切坡建房户1078户。“一个隐患点就像一颗‘雷’,尤其在当下天气多变的季节,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资规局负责人表示。

点多且散,该如何治理隐患呢?

过去,针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通常需要先对隐患点组织勘查测绘设计,再组织招投标等流程,耗时较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个别村民作为受益主体,责任风险意识较弱,较多依赖于政府投入,难以实现全域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治理。

为打破这种困境,株洲市资规局采用“微治理”模式——不搞大拆大建,而是针对小型崩塌、滑坡、切坡建房等隐患,采取局部加固、排水优化等精准“微创手术”。

隐患点多,该从哪些点着手呢?

镇村联动精准选点,变“政府配餐”为“群众点单”。茶陵县自然资源局提供隐患点基础清单,村组通过屋场会、夜谈会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形成需求清单,最终由乡镇干部和村民代表,根据威胁程度、受益范围等要素集体议定治理优先级。在此基础上,乡镇(街道)、自然资源部门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集体议定的点位进行地质安全和实施可行性评估,并按照“轻重缓急”等原则,最终确定第一批项目实施对象,确保治理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结合。虎踞镇狮江村便是其一。

钱从哪里来?

该县以村为业主实施奖补,变“政府包办”为“村民自治”。由村委会作为项目业主,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自主选择施工队伍,县财政根据挡墙、截水排水沟等施工项目具体实施情况,给予不超过项目总金额50%,总额不超过4万元的奖补,剩余部分由镇村及受益农户通过筹资方式解决。如火田镇墨龙村通过“集体出一点、农户筹一点、乡贤捐一点”,3天筹集缺口资金4万余元。

在各项目实施过程中,自然资源部门业务股室、基层所(站)及技术人员主动下沉一线,常态化下乡指导,确保严格按图施工、质量过硬、进度可控。各项目村建立“村民质量监督小组”,对材料配比、基础开挖等关键环节全程监督,如下东街道官铺村11、12组村民自发排班“一日一巡查”,施工问题当场发现、当场整改。

今年,通过“微治理”工程,该县共治理了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保护群众房屋16栋。

“小变化”带来大改变

一场场“短平快”的“微创手术”,不仅消除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风险点,还提炼出一套“株洲经验”。

在治理实践中,市资规局摸索出“四精工作法”:

精算民生账——平均单点投入9万元,共撬动资金投入81.9万元,较传统项目节约财政资金46余万元,带动群众投工投劳50余人次。

精研施工图——多次组织地质专家实地踏勘,量身定制治理方案,尽量便利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精把质量关——对施工、材料等环节建立电子档案,关键工序需经“监理+群众代表”双签字。

精耕共治田——开展“地灾治理开放日”活动,多户居民参与以工代赈,甚至有七旬老党员主动腾出院子作材料堆放点,干群合力让治理工程跑出“加速度”。

如今,67处隐患点已完成治理,实施挡土墙建设的23处隐患点,沉降位移值下降,排水系统改造区域汛期溢流率降低。

提升基层治理“大效能”

不仅如此,一次次“微治理”也提升了基层治理“大效能”。

目前,“微治理”的溢出效应已然显现:在茶陵县,“微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撬动全县超150户农户自发开展家门口隐患点“微治理”,部分乡村还建立“微治理”后续管护机制,涌现出“村民地质观察员”180余名;白云乡利用治理后的稳定边坡打造“口袋菜园”,盘活闲置土地600平方米……折射出群众从“要我治”到“我要治”的观念之变,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机制。

而“微治理”效益将延伸至基层更多地方。

日前,株洲市正式发布了《株洲市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今年将继续实施隐患治理工程,各地要积极谋划项目,开展项目申报,积极争取中央、省级项目资金,做好重大风险隐患治理;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微治理”200处,积极开展农村切坡建房简易措施治理;及时组织各县市区申报避险搬迁项目,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株洲市进行第二批‘微治理’项目申报,基层申报热情高涨。”市资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株洲市资规局

作者:郭淑珍 李勇

编辑:聂千川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