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筑牢安全防线,守护群众平安 株洲市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样干!

红网时刻新闻7月24日讯(通讯员 刘昌威)为深入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日,《株洲市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正式出台,明确了全年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全市防灾减灾工作画出“路线图”。

回顾2024:交出“零伤亡”亮眼答卷

2024年,面对14轮强降雨挑战,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安全防线牢固。发布39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覆盖5.8万余人次,成功转移群众1954人,实现全年“零伤亡”,15户89人精准避险;

隐患管控严密。完成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全流程管理,向隐患点住户发放“两卡一案”,动态更新1141处隐患点信息(含大型8处、中型66处);

基础能力提升。建成155处普适化监测点、150处雨量计监测点,完成50处村镇雨量计安装并网,1:1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项目推进关键环节;

群众防线筑牢。开展21场防灾宣传、41场避险演练,900余人参与,发放2500余份资料,群众防灾意识显著增强;

因防治成效突出,市资规局获评“全市防汛抢险救灾先进集体”,炎陵县“7・27”抢险案例成为全国典型,多项工作获省、市表彰。

聚焦2025:六大任务织密安全防护网

《株洲市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今年将围绕“完善防治体系、提升防灾能力、坚决防范群死群伤”目标,重点推进六大任务:

强化综合防治体系。落实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构建以风险防控为主线的防治体系,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

动态更新风险管控。依托1:1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开展隐患点和风险区更新调查,建立“发现即纳入、变化即更新”的动态管理机制,精准掌握风险底数;

升级监测预警网络。优化监测设备布局,加密村级雨量站建设,联合气象部门完善“递进式”预警模型,提升“人防+技防”结合的预警精度,让预警更及时、更精准;

推进隐患治理工程。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支持,实施200处地质灾害“微治理”,推进600处切坡建房除险,加快重大隐患点工程治理;

科技赋能防灾能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加强基层防治人员培训,创新宣传方式——将手提袋、脸盆等生活用品融入防灾知识,让安全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推广“双控”体系建设。在醴陵市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模式,明确职责分工,提升全市风险管控规范化水平。

地质灾害防治,重在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株洲市将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根本,用更细致的排查、更精准的预警、更扎实的治理,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红网

作者:刘昌威

编辑:聂千川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1/68/1515354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