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3日讯(通讯员 程曦雨)为切实提升乡村群众防范诈骗意识和能力,筑牢农村地区反诈“防火墙”,近日,湖南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乡情慧连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深入渌口区淦田村,以“挨家挨户入户宣传”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务实的防诈骗宣传活动,将安全知识与暖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精准剖析诈骗手段,让群众看得懂、辨得清
针对农村地区常见的网络兼职刷单、冒充公检法、养老诈骗等高发案件,实践队成员结合真实案例,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
每到一户,队员们都耐心讲解各类诈骗的“套路”:从刷单诈骗中“小额返利诱入局、大额投入卷款走”的诱饵设置,到冒充公检法“恐吓威胁、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的话术陷阱,再到养老诈骗中“免费体检、高价购药”的情感操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诈骗分子的操作流程和特点,手把手教村民识别诈骗的关键信号,让大家对诈骗手段有了清晰认知。
强化防范应对能力,让安全记在心、用得上
“遇到陌生电话说您涉嫌犯罪,千万别慌,更别随便转钱!”“短信里的不明链接,一定不能点!”在入户宣传中,队员们反复强调防范诈骗的核心要点:不轻信陌生人信息、不透露个人及银行卡密码、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同时,详细告知村民遭遇诈骗后的正确应对方法,提醒大家第一时间报警并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为调动群众学习积极性,实践队还计划组织以家庭为单位的防诈骗知识竞赛,通过答题得分兑换实用奖品,让防范意识在互动中深化,让应对策略真正“入脑入心”。
普及金融基础知识,为安全筑根基、强保障
联合当地银行、金融机构,实践队同步开展了金融知识“入户讲”活动。队员与金融工作者一道,围绕银行卡安全使用、移动支付风险防范、个人信用维护等内容,为村民答疑解惑。“手机支付时要注意遮挡密码,别让旁人看到”“银行卡丢了要马上挂失,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通俗易懂的讲解让村民们对金融知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帮助大家树立起正确的金融观念,提升了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从源头上减少因知识匮乏而陷入诈骗陷阱的可能。
此次“三下乡”防诈骗宣传活动,以“入户”为纽带,用“走心”换“民心”,不仅让乡村群众学到了实用的防骗技巧,更拉近了实践队与群众的距离。
下一步,实践队将持续跟进宣传效果,以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助力构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让反诈防线在基层落地生根。
来源:红网
作者:程曦雨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