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5日讯(通讯员 段珲琦)入夏以来,株洲爱尔眼科泪道科门诊中泪囊炎患者数量有所增加。夏季高温环境下,慢性泪囊炎为何更易发作?如何识别和预防?
慢性泪囊炎是泪囊的慢性感染性炎症,其核心发病机制为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导致泪液引流障碍。泪囊位于内眦部鼻根部,是泪液排出通路的关键结构——泪液经泪小点、泪小管进入泪囊后,通过鼻泪管排入鼻腔。当鼻泪管因炎症、外伤或先天异常发生狭窄或阻塞时,泪液滞留于泪囊内,为细菌滋生提供环境,继而引发感染性炎症。
夏季高发的多重诱因
1.微生物繁殖条件优化。高温高湿环境加速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增加眼部感染风险。
2.泪液防御功能下降。空调房内干燥空气加速泪液蒸发,降低泪液中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抗菌成分浓度,削弱泪液冲刷杀菌能力。同时,眼表干涩刺激反射性揉眼,可能将手部病原微生物带入结膜囊。
3.水质污染风险。游泳或戏水时,泳池消毒剂残留、自然水域中致病微生物(如铜绿假单胞菌、腺病毒)可能通过泪小点逆行感染泪囊。
4.局部刺激因素。汗液流入内眦部可引发皮肤刺激,未及时清洁的汗液残留增加细菌定植机会。
5.基础疾病急性化。已存在鼻泪管阻塞或慢性泪囊炎的患者,在上述诱因叠加作用下,更易出现病情急性发作。
规范化诊疗方案
慢性泪囊炎患者可采用局部应用抗生素类滴眼液、泪道冲洗等方法治疗,部分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可能出现感染反复或病情改善有限的情况,此时需通过手术疏通阻塞的泪道以改善病情,常用手术方式包括泪道置管术、泪道激光、泪囊鼻腔吻合术等。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泪道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的一种微创手术。泪道如同眼睛的“下水道”,负责排出眼泪,当“下水道”堵塞时,眼泪无法正常排出,可能导致泪囊炎等问题。该手术通过鼻内镜在鼻腔内找到泪囊,然后在泪囊和鼻腔之间建立新通道,使眼泪能够顺利流入鼻腔,从而改善泪道堵塞情况。
夏季预防泪囊炎可注意以下要点:
1.勤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接触眼部前确保手部清洁;
2.每日用温水或生理盐水轻柔清洁眼部,重点清洁内眼角及周围,擦拭时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进行,避免揉眼,减少细菌侵入风险;
3.个人毛巾、脸盆、眼药水等用品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4.空调房内可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增加空气湿度,避免空调风直吹面部;
5.选择水质达标、管理规范的泳池游泳,佩戴密封性好的泳镜,泳后立即用清洁流动水冲洗面部和眼睛,鼻泪管阻塞或慢性泪囊炎未愈者暂不游泳,及时擦干流入内眼角的汗液;
6.保持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及胡萝卜素的新鲜蔬果、坚果等,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摄入,避免饮酒;
7.每周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8.患有慢性泪囊炎、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相关疾病者,应及时就医并积极治疗;
9.泪囊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有眼部疾病史者等)建议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泪道问题或潜在病变并及时干预。
日常生活中,若出现持续性溢泪(泪液难以擦净)、内眦部按压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眼部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可能提示存在慢性泪囊炎,建议及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专业检查,从而实现早期发现与规范处理。
来源:红网
作者:段珲琦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