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2日讯(通讯员 周莞 康晓彤)稻田涌动着翠绿的波浪,明媚的太阳下10名身着紫色短装的小朋友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正进行啦啦操表演。近日,在怀化市沅陵县明溪口镇王家坪村,由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组织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结业汇演吸引了当地村民前来观看。
在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里,45名青年师生以“青衿力行 科创兴农”为主题,开展了文体音美教育科普、非遗推广、儿童安全防范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村庄注入青春与创新的活力。
“原来我们的梯田从天上看起来像绿色的楼梯!”10岁的邓宗化兴奋地操控着无人机手柄。“智绘乡村”测绘规划队以“家园探索”为主题,使用无人机鸟瞰家乡盛景,并在课堂上以酉水河畔的稻田、高滩水电站大坝、层叠的茶山为主题,融通生态保护与现代农业发展,让小朋友们从新的视角认识家乡之美。团队队长杨晔说:“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启蒙,激发他们对乡村未来发展的想象力。”
古韵新生,一脉传承。实践团依托明溪口镇的特色乡情地貌,选取稻穗、酉水、吊脚楼等特色元素制作成拓印木板,带领当地小朋友走进非遗。12岁的陈佳莉将奶奶讲述的王震传说故事融入作品《守诺的酉水》,作品中澄江如练的酉水和绵延的群峰将版画的韵味展现出来。
美育课堂上,孩子们用水彩描绘稻浪翻滚的梯田、高滩水电站的晨雾,用金黄的色彩泼洒出丰收喜悦,绘制心中最美家乡画。美育团成员何政覃引入沅陵传统大漆工艺,指导孩子在团扇上点染,融入傩戏面具纹样,制成可持握的“非遗名片”。为增强趣味性,将透明雨伞变身画布,孩子们在上面绘出彩虹桥、星辰海。当20把彩伞在屋檐下纷纷展开,瞬间化作流动的艺术长廊。
“竖要稳,横要平,字如做人须端正!”书法负责人龚容容握着9岁男孩陈国强的手,在宣纸上一笔一划书写。课程从最基础的毛笔握笔姿势教起,五指执笔法、腕部悬空练习,再到篆书字体结构解析。孩子们以酉水河、吊脚楼为灵感创作书法作品,12岁的尹诺桐将“和谐”二字与连绵青山融合,墨迹间尽显乡土情韵。
舞蹈室内节奏明快,志愿者李阳艺指导孩子们排练啦啦操。“手臂V字伸展,踏步要有弹性!”10名少年手持紫色花球,在欢乐的旋律中跳跃旋转,踏出整齐节拍。结业汇演时,孩子们在院落里齐舞,矫健身姿引得村民掌声不断。孩子们抹着汗笑道,“原来我们跳起来这么帅!”
在这个盛夏,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为王家坪村的孩子带来了欢乐与收获。下一步,实践团计划建立“线上艺术库”,持续对接城市资源,为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发力。
来源:红网
作者:周莞 康晓彤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