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市中心医院:减重常见误区的识别及应对策略

“医生,我是来开减肥药的,饮食和运动减重我都坚持不了,我就想用药物把体重降下来”。很多肥胖患者在追求良好身材与健康的道路上,陷入减重的种种误区,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减重效果,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那么如何识别并走出这些误区,做到正确应对、科学减重呢?以下是常见的误区识别及应对策略。

误区一:过度节食就能快速减重

部分人认为吃得越少,体重下降就越快,于是选择过度节食,盲目相信“零碳水”饮食减重,每天只摄入极少的食物,如一天只吃一顿饭,或者晚餐仅食用少量水果或蔬菜,不吃主食、肉类等。这种做法短期内体重确实会明显下降,但身体会误以为进入了“饥荒模式”,基础代谢率大幅降低,肌肉开始流失。而且,长期节食还可能引发营养不良、脱发、内分泌失调、疲惫、头晕等健康问题。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会迅速反弹。

识别及应对策略:

要了解减重期间身体同样需要营养均衡、饮食规律的重要性。碳水是身体主要供能物质,大脑尤其依赖碳水供能。如果拒绝碳水,初期,身体会因为缺乏碳水而消耗肌肉中的糖原,导致肌肉流失,同时也会让人感到疲惫、头晕、情绪低落。一旦恢复吃碳水,体重会迅速回升。

人体每天需要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类营养物质,故在减重期间,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采用“限能量平衡膳食”,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均衡摄入,一日三餐合理搭配、规律进餐。主食可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优质碳水,如全谷物、杂豆类、燕麦、糙米、红薯等,既能提供持久的饱腹感,又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可从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制品中获取;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和适量的水果。同时,推荐选择“健康脂肪”(坚果、牛油果、橄榄油),控制脂肪摄入量,每日碳水占总热量50%-60%,脂肪占20%-30%。

误区二:快速减重才是好的减肥方式

部分人追求快速减重,希望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体重变化,于是采用极端的减重方法,如过度节食、高强度运动等。这种快速减重的方式虽然能在短期内使体重下降,但很容易反弹,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识别及应对策略:

健康的减重速度是每周减重0.5至1公斤左右,这样更有利于身体适应,减少反弹的可能性。减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不能急于求成。要树立正确的减重心态,制定长期的减重计划,注重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而不是追求短期的快速减重效果。

误区三:单一高强度的运动就能高效减重

有些人认为只要坚持某一种运动,如只跑步或只做仰卧起坐,就能实现快速减重。甚至有一部分人急于求成,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比如连续跑两三个小时、进行高强度的HIIT训练,他们往往忽略了运动的多样性、全面性和循序渐进性。这种做法不仅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如肌肉拉伤、关节磨损等,还可能让身体过度疲劳,难以坚持下去,且减重效果有限。

识别及应对策略:

采用将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能有效消耗热量;无氧运动如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使身体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热量。需制定基于个体心肺功能的阶梯式、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合理安排运动的强度、频率和时间。刚开始运动时,可以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长,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例如,每周进行4-5次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150分钟左右;搭配每周2次深蹲、硬拉等复合动作,通过“有氧运动+抗阻训练”相结合,提升整体代谢率,既能燃脂又能增肌。注意每次运动前要进行5 - 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快走、动态拉伸等;运动后进行10 - 15分钟的静态拉伸,帮助放松肌肉,缓解疲劳,塑造优美的线条。尤其避免运动后过度进食,需合理补充营养,选择富含蛋白质、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如鸡胸肉、鸡蛋、蔬菜等,控制好进食量,避免摄入过多热量。

误区四:盲目相信减肥产品、减肥药就能轻松减重

市面上的减肥产品、减肥药种类繁多,声称能快速减肥、轻松瘦身。但大多数减肥药都存在副作用,如心悸、恶心、腹泻等,长期服用还可能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一些人受广告宣传的影响,认为只要服用这些产品、药物,无需改变生活方式就能轻松减重。

识别及应对策略:

减重没有捷径,减肥药不能替代健康的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不要轻易尝试来路不明的减肥药。谨慎选择减肥产品、药品,要了解其作用原理和潜在风险,在使用前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同时,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量来实现健康减重,这才是可持续的减肥方法。如果真的需要借助药物辅助减肥,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正规、安全的减肥药物。

误区五:忽略睡眠、压力对体重的影响

认为减重只与“吃动平衡”有关,熬夜、高压工作时仍按原计划饮食运动,却发现体重不降反升。

识别及应对策略:

睡眠不足会降低瘦素(抑制食欲)、升高饥饿素,导致食欲亢进;压力过大会促进皮质醇分泌,引发腹部脂肪堆积。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通过正念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在睡前30分钟-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不饮咖啡等,营造安静睡眠环境。

误区六:体重下降就意味着减肥成功

单纯以体重秤上的数字变化来衡量减肥是否成功,只要体重下降就认为达到了目标,而忽略了身体成分的变化。实际上,体重下降可能是水分流失、肌肉减少或脂肪减少的结果,只有脂肪减少才是真正健康的减重。

识别及应对策略:

了解身体成分分析的重要性,通过专业的设备,如体脂秤、人体成分分析仪等,帮助了解自己的身体脂肪含量、肌肉量、水分含量等指标。设定合理的减重目标(如3个月减重5%-10%),减重的目标不仅是减轻体重,更重要的是减少体脂率,增加肌肉量,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注意关注身体围度的变化,如腰围、臀围、大腿围等,这些指标的改善更能直观地反映减重效果。

体重管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科学对待,避免陷入各种误区。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实现健康、持久的体重管理目标,收获健康与良好的身体形态。

减重三大核心原则

综合原则:全面关注饮食、运动、睡眠、心理、家庭支持等多个维度的调整情况。

个性原则:根据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等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计划及减重目标。

长期原则:体重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通过社群互助、健康理念改变形成可持续习惯。

作为体重管理中心的健康管理师,我们希望通过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您识别并走出减重的这些误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减重方案,在健康、科学减重的前提下实现理想的减重目标,拥有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张曦予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1/50/1513214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