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扬。
红网时刻新闻7月8日讯(通讯员 严一凤 姚雨竹)7月6日,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株洲闭幕,产生金银铜牌各62块。其中,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学子张子扬夺得了此次建筑信息建模赛项金牌。
父母劝解入职校,“网瘾少年”首获荣誉改命运
今年21岁的张子扬是湖南有色金属职院2022届毕业生。
一开始,张子扬并不是大家眼中的“冠军苗子”。“我在高中期间,经常贪玩、懈怠、不爱读书、沉迷游戏,甚至想过读完高中就不读了。”张子扬坦言,自己曾经是一名“网瘾少年”。
“不读了怎么行,将来怎么办?”张子扬的父母一再坚持,希望他至少有一门手艺。
在老师的建议下,张子扬选择了参加高职院校单招考试。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经朋友推荐,张子扬最终选择报考湖南有色金属职院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并被顺利录取。
“有些不好的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张子扬说,步入大学后,他也经历过懵懂和迷茫。
转折点出现在大学二年级。张子扬回忆,当时,专业课老师郑淑芬组织并指导大家参加全国建设类院校施工技术应用技能大赛,自己在个人赛、团体赛都获得了三等奖。
这一次的竞赛经历让张子扬第一次从内心燃起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兴趣,他开始利用课后、午休、晚上等一切空闲时间钻研专业知识和实践。
“我特别感谢郑淑芬老师,不管什么时候提出问题,郑老师都会在第一时间回复,耐心解答。”张子扬说。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此后不久,张子扬又在教师欧长贵和苏叶青的指导下代表学院参加了2021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这次备赛尤其仓促,指导老师对我们进行集中式培训,在机房练习软件操作,巩固专业知识。”张子扬说,由于是第一次参加省级规模的竞赛,内心还是十分紧张,最终获得了2021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BIM)赛项三等奖。
“一路走来,两位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张子扬说,是学校老师的关心让自己改变了命运。
教师耐心指导,从竞赛能手成长为建模冠军
2021年上半年,苏叶青和欧长贵又组织并指导张子扬和同学参加了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获二等奖。
在随后的学院技能节竞赛中,张子扬获建筑工程识图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BIM)两个赛项的二等奖,也是通过这次考核选拔,张子扬再次拿到了2022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入场券。
去年12月30日,2022年度“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如期而至,赛前的紧张和压力随着竞赛一起到来。张子扬说:“赛前前一晚,老师们对我们做了最后的知识巩固训练,总结了比赛时容易出现的错误。竞赛当天早上,老师们又早早在考场门口给我们加油打气,要我们保持平常心,告诉我们比赛不仅是比技能,也是比心态、胆量和细致。”
不负众望,张子扬交给了培养他的学院、养育他的父母和努力拼搏的自己一张满意的答卷,一举斩获高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赛项一等奖第四名,实现了学院技能竞赛成绩的重大突破。
在获得湖南省“楚怡杯”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之后,张子扬并没有因此而骄傲。
“没过多久,老师又通知我继续备赛湖南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张子扬说,得知这是一次含金量特别高的比赛,特别想冲刺第一名,拿到冠军。
张子扬透露,在备赛的过程中,几位指导老师都非常认真负责,经常抽出休息时间对他进行辅导,弥补短板。还带张子扬去设计院,实地学习书本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并针对国赛、世赛的样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备赛临近尾声,指导老师们更是牺牲自己大量的时间,对张子扬进行监督和辅导,最晚学习到凌晨一两点。
赛前几天由于持续高强度的训练,以及竞争对手实力的强劲,张子扬有些慌乱。老师还对他进行心理辅导,消除顾虑,缓解压力,让他重拾信心。
技能报国,争做新时代大国工匠
张子扬在大学二年级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完成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并顺利结业。在上课和备赛之余,张子扬还积极参加了院系的各种志愿活动,在建工系五四表彰中荣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
“我以前从没想过我的个人职业理想能与国家的未来、时代的意义发生交织和共鸣,直到拿到这次竞赛的金牌,我回头看才发现,在我内心深处,支撑我熬过日复一日枯燥训练的,正是在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时,老师跟我们讲述的五四精神、长征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是先辈们的智慧和坚韧润物无声地影响着我,给我力量。”张子扬说。
“感谢系主任欧长贵及学院领导一直以来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后勤保障,给了我展现自己,为学校争荣誉作贡献的机会,给了我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感谢我的专业老师和辅导员老师一路给予我的关怀和帮助,还要感谢我的父母,给予了我一个美好的家庭,不论什么时候,都从未放弃过我,给了我追逐梦想的勇气。”张子扬表示,自己很幸运在湖南有色金属职院度过最美好、最充实的一段时光。
今年,张子扬因获得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招生免试推荐资格,被吉首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对于未来,张子扬表示,将坚定不移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争做大国工匠,为“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严一凤 姚雨竹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