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渌口鲶鱼山茶:“柴火”焙47年老味道

红网时刻新闻4月11日讯(通讯员 田婧杨 高冰捷 张慧)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淦田镇鲶鱼山有一家这样的老茶场,自1975年开场制茶起,47年坚持只用柴火烘焙茶叶,也坚持原生态种植不打药不施肥,只为给爱茶者保留那一口原汁原味的“柴火香”、老味道。

清明后、谷雨前,正是采茶旺季,每天傍晚时分,茶场加工厂房的柴火灶就会熊熊燃起,大约40分钟后,77岁的老制茶工唐水生用手在锅口轻轻探一探,确认达到130度了,就快速将茶叶一把把抓起,均匀地投入杀青锅中。

杀青是制茶的关键环节,唐水生告诉记者,茶叶在锅里停留的时间不能太短,否则会因为含水量太高而反酸返潮;时间过长,茶叶就会又苦又涩。四十多年的制茶经验练就出唐水生炉火纯青的手法,不需要温度计,他就能精确掌握锅炉的温度,平均每两秒钟一抓,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即使汗水落到眼睛周围也顾不上擦一擦。

制茶工唐水生说:“柴火最大的好处是火候均匀、温和,不会把茶叶烧坏,其次,跟烧柴火饭一个原理,茶叶会更香。”

1Q2A1276[00-00-01][20220411-154637437]_爱奇艺.jpg

一次熟茶的制作,要经过摊晾、杀青、揉捻、烘干、成品5道工序,耗时3个小时。比起大牌名茶,这里制出来的茶其貌不扬甚至略显“土气”,但因其原生态、味香醇,多年来始终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固定“粉丝”。附近的村民们都很认可鲇鱼山的茶,尽管要130元一斤,但他们宁愿花上比市场上更高的价格到这里来买。

村民李铁枚说:“这个茶好,香,贵点都没关系,吃得放心。”

鲶鱼山的茶好吃,秘诀除了“柴火味”,还有它的原生态。与很多修剪整齐划一的茶园不同,鲇鱼山茶场的茶园杂草丛生,高低错落,看不出人工管理的痕迹。

负责人刘华艳告诉记者,鲇鱼山茶场是1973年知青下乡时花两年时间一锄头一锄头开垦出来的,由于这里土质肥沃、极少生病虫害,基本处于“放养”状态,茶树既不修剪,也不打除草剂、不喷洒农药、不施用化肥,野草长多了长高了,就人工割草再将草覆盖在地表堆肥,因此这里产出的茶叶,相当于是野生茶。

微信图片_20220411160551.jpg

几十年下来,鲶鱼山茶场每年的产茶量从最辉煌时的15000斤缩减到如今的1500斤,人工越来越贵,利润少之又少,但47年的原生态种植没有变,47年的柴火味依然没有变。

来源:红网

作者:田婧杨 高冰捷 张慧

编辑:聂千川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22/04/11/1110943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