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0月21日讯(通讯员 张灏好)10月19日,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一行到株洲市调研指导社工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等相关工作。湖南省民政厅副厅长陈慈英、社会救助管理局局长陈本文,市政协副主席彭新军,市民政局局长易湘东陪同调研。
刘喜堂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云龙经开区学林街道社工站、荷塘区社工总站、芦淞区贺家土街道社工站,现场听取了社工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情况介绍,就社工站的资源整合、服务开展、社工如何与民政部门互动等情况,与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和一线社工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并详细调研了社会工作服务站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好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刘喜堂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株洲市社工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希望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服务手段、落实服务保障、规范服务流程,推动乡镇社工站建设提质增效,为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夯实社会救助基层基础作出株洲探索、贡献株洲力量。
据悉,株洲市从2018年6月开始,全面启动乡镇(街道)社工站项目。截至目前,株洲114个乡镇(街道)社工站点全部启动运营,年均总投入1040余万元,配备一线社工177名,实现站点全覆盖。社工站一方面协助民政部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经办过程中的对象排查、入户调查、政策宣传等工作,另一方面对社会救助对象开展照料护理、康复训练、社会融入、能力提升、资源链接等服务,不断促进救助对象自强自立,缓解对社会救助的依赖。据统计,全市乡镇社工站累计协助开展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临时救助对象入户排查近3万人次,提供照料护理、康复训练等社工服务2万人次,对推进“资金+物资+服务”等7项社会救助方式改革创新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来源:红网
作者:张灏好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