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1日,湖南省委网信办驻永顺县芙蓉镇杨木村帮扶工作队回到杨木村开展撤队交接工作。
红网时刻记者 王进文 华声在线记者 谢添翼 永顺报道
4G网络覆盖全村,宽带与数字电视接入每家每户;年过七旬的老农民华丽转身成了“网红”,通过网络直播卖货;智慧看家系统摄像头安装到户,村民用手机实时“看家”……
5月10日至11日,湖南省委网信办驻永顺县芙蓉镇杨木村帮扶工作队回到杨木村开展撤队交接工作,记者看到,在工作队的帮扶下,这个位于猛洞河畔的土家山寨不但摆脱了贫困,全村面貌焕然一新,还搭上了数字化、信息化的快车道,享受到网络时代的便捷。
缺水缺路村蝶变美丽乡村
“如果没有工作队来村里帮扶,我们出门连路都不好走,外面的东西也运不进来。”说起驻村帮扶工作队,鲁家组居民鲁开富一个劲儿地点赞。
鲁开富说,以前,村里田地少,他觉得在家干没什么出路,就一直在外面打了三十多年工。“工作队进村后,水、电、路都帮我们搞得很好,并且家家户户的房子都翻修一新,我就想回家自己创业了。”
回到家的鲁开富在工作队的支持下,建起了一排猪圈,开始从事养殖业。“我今年养了10头母猪,还只是起步,明年准备出栏200头土猪。”
鲁开富家的木房子干净整洁,门口挂着“最美农家”的牌匾,旁边还有一口小鱼塘。他乐呵呵地用手机演示了一遍智慧看家系统显示的家中实时画面,骄傲与自豪写在他的脸上。
在鲁家组,一座圆形水塔引人注目。这是工作队为了全村安全饮水建的自来水供水塔。村支书鲁帮德介绍,全村大部分地方是岩洞,怎么引出水,工作队颇费了一番周折,先后设计了三个方案都觉得行不通,直到第四个方案,打了580米深,终于有水冒了出来。他感激地说:“原来这里是荒田,工作队来了之后,把自来水家家入户了,还把生产用水巩固住,引入到山塘来。现在各组的生活用水、生产用水都解决了,全村用水不成问题了。还把村里的产业用水、民居改造、各方面的经济收入都带起来了。”
杨木村曾是深度贫困村。2018年3月,湖南省委网信办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杨木村,精准发力推进各项帮扶工作。省委网信办“一班人”高度重视打好脱贫攻坚战,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首要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举全办之力予以贯彻落实,提供强力后盾保障,协调各类资金3000余万元支持扶贫工作。机关干部发挥优势,因户施策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队扎根一线咬定青山不放松,形成了全办支持脱贫攻坚的整体合力。
工作队以“三保障”“两完善”为目标,实施水、路、电、讯、房“五进农家”,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今,通村组硬化水泥路四通八达。自来水到家入户,解决了世代困扰杨木村的饮水难题。危房改造、民居改造,将昔日破旧木板房变成新屋亮堂堂。通过电网改造,100%的农户家中通生活用电。从亮化、净化、绿化到美化、信息化,杨木村彻底变成了美丽乡村模样。
3年来,经过这场脱贫攻坚决战,杨木村人民生活实现了重大跨越。原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顺利通过了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和各级考评验收。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全部实现,人均年收入达到16000多元,彻底拔掉了穷根。
偏远山村乐享“网红”生活
76岁的“湘西飞爷爷”彭国飞当了一辈子农民,如今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网红”。
“飞爷爷现在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的账号粉丝已近35万,有600多万次点赞和3个多亿次的播放量。”龙道组的小伙彭超文是“湘西飞爷爷”的搭档,他开心地数说着“湘西飞爷爷”的战绩。
2020年以来,“湘西飞爷爷”与彭超文合作,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帮村里卖过土鸡、黑猪、腊肉、黄精茶,帮周边村寨卖过土豆、黄桃、猕猴桃等农特产品,体验着他此前从未想过的“新农人”生活。
“我们能成网红,多亏工作队的‘星辰网红学院杨木村培训计划’。”彭超文说,这个培训计划由省委网信办指导,星辰在线出品。当时,摄制组在村里拍了一个月,他们跟班学习,从中学会了很多拍摄技巧、策划方法,还获得了云台等一些设备。培训学习为彭超文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以“湘西飞爷爷”为品牌,不断尝试短视频内容创作拍摄,终于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为推销家乡农特产品发力。今年春节前彭超文在一户村民家做直播,一天就帮助卖了7头猪和30多只鸡。
除网红“湘西飞爷爷”外,工作队与村里联合打造的头条号“湘西姊妹”直播带货能力也日益增强,帮助村民带货销售农产品。
农货“出山”的同时,网络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网络购物、网上政务、网络教学,都成为现实。
“工作队一来,把我们杨木村建成了美丽、幸福的乡村,他们在我们老百姓面前立了大功!感谢共产党!感谢工作队!”“湘西飞爷爷”竖起大拇指说。
据了解,工作队发挥后盾单位资源优势,深入推进网络扶贫,让信息服务走进来,农产品走出去,增添发展新动能。宽带入户、4G信号、手机扶贫套餐、IPTV数字电视、智慧看家系统全覆盖,全村重要路口设施监控全覆盖。基本实现政务、“三农”、金融、生活缴费等“六不出村”的便捷服务。疫情期间,杨木村32名学生通过工作队配置的扶贫电脑在家上网课,同步观看长沙名师线上直播教学,停课不停学,让贫困地区学生充分享受到信息社会发展的数字红利。
脱贫村铺就可持续致富路
在杨木村些后组的黄精基地,被誉为“绿色银行”的黄精长势喜人,生机勃勃。
产业带头人向胜龙、向胜荣两兄弟以前种植黄精都是小打小闹,只种了几亩地。经过工作队的帮扶,现在黄精种植面积发展到300亩。两兄弟从山里采摘黄精籽,然后进行人工驯化,培育种苗。2019年,卖种苗就收入30万元。
“工作队帮忙推介,种苗最远的卖到郴州去了。”向胜龙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之情说,“我们以后不但可以卖黄精,还可以卖种苗,这样利润将更加可观。”
3年来,工作队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发展等核心指标,发展壮大当家产业。依托村合作社,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林地变基地,黄精、肉牛、黑猪、土鸡、油茶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石旮旯”里长出了“摇钱树”。
“3年的时间很长,我们做了很多有利于杨木村发展的事,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大大小小的项目60多项。但3年的时间又很短,我们还来不及把很多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在5月11日上午举行的撤队交接座谈会上,省委网信办驻杨木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戴海文感慨万千,他深情回忆了3年来的酸甜苦辣、真情奉献,讲到动情处,几度哽咽。
“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我们这份扶贫情。”戴海文说,为了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省委网信办领导十分重视,在撤队之际为杨木村带来了10万元,做为接续发展的资金,也代表了省委网信办对杨木村的殷切希望。
来源:红网
作者:王进文
编辑:陈加宁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