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2日讯(记者 颜洪 )逝后化为一棵树,留一抹绿色在人间。4月2日,株洲市首届节地生态集中树葬仪式在福寿山庄举行,9名逝者的骨灰盒在家属的见证下,安葬在陵园内的红桎木树下。
为树葬的家属给予5000元的补助。
仪式现场,逝者家属们手捧鲜花,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到思念园树葬区,在红桎木树下,家属们将骨灰盒放入土中,覆土掩埋,献上鲜花,并默哀。整个树葬程序简单文明,现场氛围也十分肃穆。
树葬仪式现场。
“我觉得树葬这种方式非常好,既能遵从我父亲的遗愿,又能让父亲的骨灰回归自然,今后我和我的家人将积极倡导绿色生态葬,厚养薄葬。”参加生态树葬仪式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
9名逝者长眠树下。
“草坪葬、花坛葬、壁葬、树葬等都属于节地生态葬方式”,湖南富兴集团公益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征说,今天在福寿山庄举行首次集体树葬,该殡葬形式相比传统殡葬节约了4倍土地。同时,在安葬过程中使用可降解骨灰盒,约半年时间,骨灰盒即可被土壤完全降解吸收,起到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此次集体树葬在免费的基础上,市民政局对采取骨灰树葬的家属给予了5000元的补助。据悉,2020年,株洲殡葬费用总体降幅为38.15%,为市民节省直接殡葬服务开支超过2600万元。有523名群众获得文明治丧和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奖补和减免金额累计达95万元。下一步,株洲市民政局将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实现乡镇全覆盖,提供方便、公益的殡葬服务。
来源:红网
作者:颜 洪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