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株洲11月19日讯(通讯员 谭昕吾 陈洁 杨雯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接近尾声。忙碌了近三个月,刘丹丹终于缓了下来。这期间,她无数次敲响居民的家门,拨打无数个电话,在经历人口普查工作的不易时,也体会到“体谅和尊重”的暖意。
体谅和尊重,是普查员和居民之间相互成就而来。此次记者采访了株洲市天元区几位基层普查员。这阵子他们特别忙,有时被关门外,有时守到半夜,有时电话打到想哭……
刘丹丹(左一)
顾不上年幼的孩子打电话打到崩溃
“你进来坐咯,坐着更好写。”“你们太辛苦了,来,带点橘子去吃。”作为嵩山路街道尚格社区的网格员,刘丹丹和许多居民住户的感情不错。上户登记对她来说,并不是难事,反而是又一次与居民拉近感情的机会。一些中老年住户与她相熟,见她登门便聊起家常,对刘丹丹的普查工作也非常支持。
不过,这位有着良好居民基础的网格员,也在这次人口普查中“崩溃大哭”过几次。刘丹丹不好意思地说,因为老家在外地,丈夫也在广东工作,所以平时两个女儿都由她一人照顾。由于她经常加班加点,两个孩子都成了学校“走得最晚的那一个”。
大女儿哭诉着对刘丹丹说:“妈妈,我不想上学了,总是最后一个离校,而且还不能回自己家,读书太没意思了。”原来,为了不影响人口普查,她只能拜托朋友替她去接孩子,晚上10点多才把孩子接回自己家。“我觉得对孩子的亏欠是最大的,很多次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办了,打电话打到崩溃,只能哭。”刘丹丹说。
这次人口普查,刘丹丹负责的普查区有700多户。如今即将顺利完成任务,刘丹丹也松了口气。她说:“如果没有社区同仁的支持、居民的配合,我真怕自己撑不下来。”这期间,她在人口普查户籍清查过程中突发肠胃炎,在医院吊水治疗后没有休息就赶到社区继续完成户籍清查。
丁新华(右一)
登门五六次完成信息登记是常事
咚咚咚,咚咚咚,“您好,请问有人在家吗?”最近,丁新华做梦都在说这句话。在嵩山路街道花园里社区工作的丁新华,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既是一名普查员,也是普查指导员。
白天上门入户成功率不高,她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9点多,成了深夜的“敲门人”。
有时候“敲门”不顺利,反复多趟上门是常事。丁新华回忆:“有一次,一个老年居民把表拿进屋去自己填,要我第二天来拿。第二天去对方却不在,我下午再去时,她让我晚上来。结果跑了五六趟,才登记成功。”丁新华摇摇头说,一些居民警惕性高,确实为入户登记增加了难度,但这不影响普查员们兢兢业业地工作。她说:“每户居民的情况都不一样,更多的居民是非常支持我们工作的。”尤其让她感动的是,70岁的邓婆婆不但自己配合人口普查,还因为和邻里熟识,主动带着普查员去敲门,为不熟识丁新华的居民减低心理防线。“邓阿姨自己身体也不好,患有帕金森综合症,上楼敲门都不方便,可她特别热心,每次敲开熟人的门,都帮我主动介绍‘这是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来做人口普查登记,他们不容易,一户户地登记。’”有了邓婆婆这样的热心居民,常使丁新华在疲惫时感到温暖。
彭亮(右一)
获居民认可的“大姐”每天入户登记到深夜
在“焦头烂额”的普查员群体中,泰山路街道家园社区的彭亮是从容的。50岁的她曾参加过第六次人口普查。面对上万人口的普查区,她总给“战友们”打气:“不用有压力,按照要求一步步来,肯定能按时完成工作。”
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彭亮有着自己的经验。她设定目标,每天普查入户不少于30户,完不成就不回家。碰到不在家的居民,她就把工作证照片通过微信传给对方,或者在门口粘贴小纸条,让居民回家马上取得联系。也因为许多住户白天不在家,她和同事一起将傍晚6点后定为集中入户的时间,每天入户到深夜,确保任务完成。在最初的十天里,她最快完成一个小区360余户、上千人的登记任务。
虽然是辖区年龄最大的普查员,可今年普查的信息手段,彭亮却能轻松“玩转”。她的手机微信里,加了1800多位居民为微信好友。彭亮说:“现在很多人的防范意识强,有些居民跟我熟识,常常发微信来问我,‘彭姐,这个新普查员是你们的人吗?’特意来找我核实,这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呀!”
来源:红网
作者:谭昕吾 陈洁 杨雯茜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