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株洲2月13日讯(通讯员 黎婕妤)从2月1日起,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先后派出两批共九名护理人员驰援株洲抗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她们勇敢无畏,奋勇向前。
潘文:脱下防护手套 手已麻木
刚驰援株洲抗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不久的潘文,在2月11日下午两点,她投入到护理重症患者的战斗中,短时间内熟悉各类系统,配合医生实施抢救,让她六小时精神高度紧张。当脱下防护服和三层外科防护手套时,手已没有知觉;如果说手是女生的第二张脸,她无奈地笑笑说:那我已经毁容了。
“虽然很累 很热 很闷 说话靠吼 看东西也要凑很近很近(因为护目镜和防护面罩起雾)但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是好好的,危难中的小确幸 。”潘文说。
刘芳竹:六小时不吃不喝都是小事
2月11日晚八点,刘芳竹接替已工作六小时的潘文驻守在定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内。当晚,负责危重病人的抢救、监测,辅助医生对患者用药,让她忙到凌晨4点才下班。她说:“6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这些真的可以忍受,都是小事情,可以做到。”
雷娜娜:工作时生理痛不下火线,忍忍就好
2月7日,这是雷娜娜驰援株洲定点收治医院的第七天,虽提前吃了缓解生理期疼痛的药,可繁忙的工作、闷热的防护服,还是让她不得不在工作间隙坐在凳子上休息下。
女子本柔弱,为医患者而刚,她说有出院病人,就证明一切都有希望,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李娜: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春节期间,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看到医院征召通知后,李娜思考了几分钟给科室护士长发微信说愿意报名。“因为作为一名护士,当疫情发生时支援一线,我责无旁贷;作为一名中华儿女,当疫情发生时,我必须守护我的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我必须保护我的家。”
去上班前,李娜都不会吃太饱,不喝水不喝汤,减少上厕所,她说,坚持六小时,就能节约一套防护服。
金诗雅:我们一定健健康康回来
2月11日,金诗雅和同伴们护理过的两名患者顺利出院,这是一份欣慰,也是一份希望。她希望患者都健康出院,她们也健健康康回去。
陈婷萱:战友们守望相助,共抗病魔
株洲定点收治医院的战友们很多都来自不同的医院,上班休息换班等原因让人员一直在变化,陈婷萱说,每天都会碰到不同的人,但哪怕是不认识的同伴,也会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帮忙,很温暖很有力量。
陈铮:乐观战疫
“昨天是奥特曼,今天变身成小黄人,愿我们是超人,战胜病魔。”
李卫香:阳光正好,我剪掉长发
“如果因为自己感染,不能继续救治患者,那我们的到来还有什么意义?”她舍不得剪掉乌黑光亮的头发,但更担心穿戴防护服时,外露的头发会沾染病毒。听说李卫香要剪短头发,她的同事蒋学文来了。咔咔咔,几剪刀下去,她俩相视一笑:“形象很好!”
蒋学文儿子:穿着白衣的英雄
2月9日,身在战疫一线的蒋学文收到了她儿子写的一封日记信:
接到通知,她将调往前线,去的地方离家不远,但也是“与世隔绝”的地方。谁不会害怕呢?虽然害怕,但还是笑着对我们说,让我们不要担心。出发那一天,我醒得很早,爸爸妈妈也起床了,但我没有起床送一送,只是听着,听着他们说话,听着背起包的声音,听着门关上的声音。
这几天,家里就只有我和爸爸呆在这空荡荡的房子,一点也不热闹。和妈妈通电话时,她也是一直笑着说不用担心,说着她的工作安排,工作说得那么轻松,肯定不可能。妈妈在微信上发了一些照片,都是穿着一层一层的衣服,带着护目镜的笑容。不难发现,额头上的汗水,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不厕所,只是照顾病人,肯定很累,手上被手套勒出的一条一条勒痕,谁不心疼?
元宵节到了,这是第一个妈妈不在的元宵节,妈妈还是带着笑容告诉我们不要担心她。这就像孩子对爱担心的母亲一样,只不过,我们的角色是反过来的,我们是爱担心的“母亲”,而妈妈是在外工作的孩子。
他们在工作时想到自己的亲人,就不会害怕,会更加勇敢地面对疫情,就有更大的决心击败病毒。
至此,我向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向我的妈妈致敬!
每一位美丽的逆行者,都有一颗善良温暖的心,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你们致敬。
我们一起期待春天的来临!
来源:红网
作者:黎婕妤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