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记者 龙琦 通讯员 吴育珍 株洲报道
剪纸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集美术创作和精细手工于一体。在株洲市芦淞区教育局的重视和支持下,“百井剪纸”入选株洲市非遗项目。这项技艺不仅很好地被传承下来,更是插上信息化技术的翅膀亮相全国。其中,芦淞区金轮侨心学校以“剪”出国家奖而最为典型。
老师正在指导孩子如何创作。
在这所仅有200多名学生的乡村小学凭借剪纸特色教育,在全市闻名遐迩。记者走进这所学校,探究教育信息化在非遗传承上的“芦淞样本”。
找准学校特色定位,加强文化浸染
栩栩如生的生肖剪纸、反映时代的场景剪纸……走进金轮侨心学校,文化墙、楼间走道,随处可见精美传神、富有韵味的剪纸作品。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灵巧小手,一幅充满文化意蕴的剪纸作品,开辟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新天地。
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教室里,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点下进行艺术创作。勾画、剪刻、张贴、装裱……若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想象,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竟出自一群10岁左右的孩童之手。
自1993年将“百井剪纸”引入教学体系,金轮侨心学校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剪纸为核心,构建“百井文雕”课程体系(涵盖了剪纸、诗教、经典诵读、书法、绘画等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环境文化为熏陶,以养成教育为途径,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学习民间剪纸艺术。
该校校长林力丹介绍,20多年来,学校从未停止对剪纸艺术教育、非遗进校园的研究与实践。不仅成功开发了剪纸校本课程,编印了校本教材,还成立了剪纸社团,每年举办大型剪纸艺术节、剪纸展览等活动,将剪纸与学校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2011年,学校将“百井剪刻纸艺术”申报为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累计已有200多幅剪纸作品获全国、省、市奖。
学校“以剪纸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与各级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恰当的整合,打通课程之间的联系,实现了各级课程整体推进,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我们的教学中不仅有经典的传统剪纸,还有反映现代生活、时代特点,贴近现代人生活的内容以及庆祝重大节日、纪念日的内容。近年我们已陆续推出‘廉洁文化’系列、学雷锋系列、走进新时代等系列作品。”林力丹说道。
改变教学和传播途径,让剪纸非遗文化广泛传播
随着剪纸艺术教育的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剪纸课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剪,学生看,不仅新课程理念难以落实,而且效率低;剪纸的传播渠道缺乏,基本只限于在校内老师和学生之间手口相传,而这显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的责任不相匹配。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当传统文化遇上现代技术,一切皆有可能!”2016年,学校启动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试点工程,3年多的实践证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库,开发移动新平台,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实现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结合,是新时期改进非遗进校园,提升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质量的新路子。
学校剪刻室内,老师正在通过多媒体设备上课。
“我们将校园网络、‘班班通’升级,教室、剪刻室都装上65寸触控教学一体机,走廊设置剪纸文化查询机。在剪刻室装上录播设备和专递课堂设备,还新建了一间微课录制室,添置了‘微课宝’、录像机、照相机等设备。”林力丹向记者娓娓道来。学校通过“政府主导、校企合作”方式,按照“因地制宜,定制服务,应用为先”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组织教师搜集整理了近万条剪纸素材,结合最新出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重编教材,制作配套的教学资源包。其中剪纸系列微课程达100余节,形成了近20G的剪纸教学资源库。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实施剪纸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升剪纸教学质量最重要且最核心的任务之一。现代信息技术让它成为可能。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生活原型,还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特别是教师提前录制的微课教给学生关键性知识和技巧,既节省了时间,又让每个学生对剪纸的细节和技巧看得清楚,学得明白。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17年至今,学校已与区社区学院、区文化馆合作举办多期剪纸培训班,学员们来自不同社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通过学校的网站、微官网、微信、QQ等平台一起进行线上、线下交流学习。”林力丹告诉记者,教师把微课、剪纸作业发到学校网站、微官网、班级圈,学生在家就可反复观看和进行个性化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了优质资源经常用、普遍用,一经推出即受到全校师生、家长的欢迎,产生了普惠效应。
来源:红网
作者:龙琦 吴育珍
编辑:龙琦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