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株洲6月26日讯(通讯员 邓立平 匡凤 尹鹏)“以前没技术,只能种田,现在进厂上班,收入稳定,还学了技术,这都亏了华鑫公司。”贫困户朱从华说起自己的“脱贫经”来满是感激。
朱从华是醴陵市浦口镇三铺村贫困户,全家4人,夫妻俩,大女儿患狼疮性肾炎,每年需要近万元医疗费,小女儿就读长沙师范学院。2016年4月,朱从华进入了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月工资3000元。在医疗救助、教育助学和推荐就业等措施帮扶下,2017年顺利脱贫。
爱心企业“加持”,贫困村“蝶变”
“沩山镇沩山村距市区15公里,842户3078人,其中贫困户121户419人……”说起公司帮扶的贫困村,董事长石军生如数家珍,“我是搞技术的,刚进村时我很懵,搞不清究竟什么适合发展。”
座谈调研后,他和驻村帮扶工作队达成共识:先修路。很快,总长8公里的三条村主干道全部改造成了水泥路。
“原先什么东西都要靠人挑肩扛,里面的出不去,外面的难进来。现在好了,车子一开,方便得很。”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喜上眉梢。
三年来,华鑫公司共捐资40余万元,帮助该村光伏发电、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完善硬件设施,引导成立了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已为村级集体增收4.8万元,助推该村94户322人脱贫。该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达标,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37%,2017年成功退出贫困村行列。
2018年6月,该公司获评株洲市“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先进单位”。同时获奖的银和瓷业有限公司,为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贫困户设立“特殊岗位”,将工作地点搬进了员工宿舍。
“鱼”“渔”双授,贫困户就地增收
扶贫既要给“鱼”,又要授“渔”。
2015年以来,华鑫公司每年结合自身用工需求,组织或委托机构培训为4批次60余名贫困户培训技能,安排20多名贫困户劳力在企务工,人均月工资达 2000元。
“在屋门口就可以做事,收入也不错,生活越来越好了。”金桥生态林农实业有限公司的油茶基地上,板杉镇擂鼓桥村贫困户刘卷书正在埋头苦干,在公司工作以来,他已获得工资3万多元。该公司除安排10户贫困户劳力就业,还赠股给39户贫困户,多方式帮助贫困户增收。
2017年,该市举办3场“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126个贫困户劳力找到工作岗位,全年转移就业2400名贫困户劳力。该市首届农村淘宝电商扶贫农产品展销会,17个贫困村近200名贫困户、78家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展,现场签订了120余份订单,现场销售额达到25.8万元。
截至目前,该市进入“万企帮万村”台账管理系统的民营企业共帮扶94个村,贫困户6949户22478人,其中产业扶贫投入1068.088万元,受助人口达2870人次,公益捐赠302.544万元,受益贫困户达3354人次,安置就业3204人次,技能培训3897人次。
“小众”行为,成就“大众”事业
“种买蔬菜的成本有了,马上就可以种植了。”仙岳山街道办事处万宜村贫困户周连鹏高兴地说道。醴陵市三塘瓷业有限公司向该街道捐赠了15000元产业帮扶启动金,30户贫困户受益。
“全市共有122家企业,涉及陶瓷、花炮、服饰、种养殖等行业,通过捐助物资、安排贫困户劳力就业、培训贫困户劳力技能等多种方式,帮扶贫困户,参与精准扶贫。”该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该市工商联同心教育基金,2016-2017两年募集417500元,全部用于贫困村、贫困户,共资助331名贫困户家庭学子。
来源:红网
作者:邓立平 匡凤 尹鹏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