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日记】扶贫帮困暖人心

  红网时刻株洲6月15日讯(通讯员 贺桃香)3月我接任了渌口镇中学班主任,在班上有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包悦。但我发现他本该是朝气蓬勃的年纪,可却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沉默与木讷。经过了解得知,包悦的妈妈在他10岁的时候就患了尿毒症,每年要花费大笔金额到医院透析,而爸爸在工厂打工,收入不高,家中还有年迈的奶奶和爷爷需要照顾,因此家里十分拮据。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家庭贫困,让包悦变得自卑且敏感,进入青春叛逆期后,包悦开始沉迷手机游戏,更加沉默寡言,很少跟爸妈沟通。所以孩子的教育更需要我们老师付出更多的心血。

  思想帮扶,扶贫先扶志

  注重对包悦思想上、精神上的帮扶,加强思想引导,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走出心理误区,使他正视所处困境,增强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坚定知识改变命运,拼搏赢得未来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以坚定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不断增强其学习及生活信心。

  物质上救济,生活上关心,学习上指导

  扶贫必扶智。注重包悦的学业状况,经常了解他的学习情况,提供面对面辅导,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对学习的信心乐趣,全身心投入文化知识学习,在学业成绩上不断取得进步和提高。经常与他谈心,了解其心理、家庭情况,尽可能解决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提供力所能及的资助,助其渡过难关。使之切实感受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启迪他知恩感恩

  要加强对包悦的感恩教育,通过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培养之恩,感恩社会的扶助之恩,感恩党和政府的关怀之恩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促其内生感恩之心,外化知恩之举,通过认真学习,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真实行动,来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对于学生家庭来说,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或许暂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摆脱贫困,但至少,我们可以用真诚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的心灵不再贫困,让包悦一家沐浴在政府的暖阳下,坚定前行。

来源:红网株洲站

作者:贺桃香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180615/14109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