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1月6日讯(通讯员 李建辉)提起西藏,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纯净的蓝天,壮丽的雪山,洁白的云朵,美丽的格桑花……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一旦你踏上这片世界的屋脊,你面临的将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的高原反应,交通的极为不便以及生活习惯的严重不适。
今年8月,株洲市二医院超声科主任刘秀虹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踏上这条充满艰辛与未知的“高原之路”,冒着生命危险,切实履行责任与担当,以实际行动诠注一个医者的大爱无疆、坚守奉献。
那边需要我,冒再大的风险我也要去
刘秀虹正在为藏族同胞做检查。
西藏虽然美丽,但以畜牧业为主的西藏却是包虫病的重灾区,这种让当地百姓谈“虫”色变的病,是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由于致残率、病死率较高,被称为“虫癌”。
西藏自治区扎囊县为株洲市对口支援地区,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及山南地区关于包虫防治工作的精神,做好全县人群的包虫筛查工作,当地政府请求株洲市政府派遣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给予援助,时间为两个月。此次包虫筛查工作要翻山越岭、淌河过水,深入各乡镇学校牧民区,对于来自内地的医师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得知这一消息后,刘秀虹立即主动请缨,院领导考虑刘秀虹是位女同志且是超声科资历最老的,担心她的身体状况难以适应高原险恶的自然环境。
株洲市二医院支援西藏扎囊县人民医院的妇产科主任现任西藏扎囊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肖文红也向刘秀虹发出呼唤。刘秀虹从肖文红处获悉,由于病情复杂,特别是包虫分型对今后的治疗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地医疗部门非常盼望有经验丰富的资深超声医师给予专业指导。
去年,超声科培训了一名来自扎囊县人民医院的超声医师,在悉心指导的同时,刘秀虹深知当地培养超声人才的紧迫性,她承诺只要当地医疗医院有人员培训及技术需求,二医院超声科都会尽力给予大力支持。
刘秀虹的执着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与支持,但其母亲得知江浙某省一位女超声医师在援助西藏工作期间,因公殉职后,表示了深深的担忧。但刘秀虹努力说服了母亲,毅然踏上去西藏的征途。一诺千金,不管有多大的困难要克服,有多大的危险要面对,刘秀虹始终坚守内心的执着。
头痛得像炸开,嘴唇裂开一道道口子,但她始终无悔援藏选择
刘秀虹为藏族同胞宣讲包虫病防控知识。
株洲海拨不足100 米,处地西藏中南的扎囊县平均海拨3700 米。从100米到3700米穿越的不仅仅是高度,更是人生命极限与耐力的挑战。
来到扎囊县,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深深感受到“世界屋脊”的与众不同。平时雷厉风行的刘秀虹,也不得不放慢节奏,头痛、胸闷、嘴唇一层层蜕皮,眼晴也不听使唤,总是不停地流泪,到了晚上,时常难以入睡,有时睡一两个小时就醒来。但为了尽快投入工作,刘秀虹只好不停地吃药缓解高原症状。
经过两天的包虫病知识培训,刘秀虹和另外两名株洲医疗队员立即投入筛查包虫病的工作。刘秀虹和当地医疗机构的同仁们,深入各政府部门、学校、寺庙、乡镇和牧区进行仔细筛查。
因为高原反应,平时能轻松拿着的超声探头在用力压扫查时,都感觉有点力不从心。最多的一天,刘秀虹连续完成对700余人的筛查任务,累得肩颈部撕裂般的疼痛,回到驻地,全身都要虚脱。有时为了给住在边远的牧民筛查,刘秀虹还像女汉子一样带着设备,坐着车过河淌溪、翻山越岭巅簸到扎囊县的各中小学校及寺庙进行包虫的筛查工作。
在西藏,刘秀虹特别能感受到西藏同胞的纯朴和热心,当地的领导和牧民总是会早早地等待他们,端出酥油茶、青稞酒、一盘盘的羊肉热情接待。
因为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因素,很多牧民因患包虫病而贫穷、返贫。根据有关规定,凡筛查出来的患者都能享受国家免费治疗,因此在筛查时,刘秀虹总是仔细查看,再三确认,唯恐漏掉一个患者。在检查包虫病的同时,刘秀虹还手把手教导当地医务人员,对前来筛查的藏族同胞进行健康宣教。考虑藏族同胞就医的不便,刘秀虹在进行包虫病筛查的时候,还运用她丰富的超声临床经验,尽量满足藏族同胞的其它寻诊要求,为他们做肝胆胰、心脏、妇科等方面的检查。
自普查以来,刘秀虹与其他二位株洲来的援藏队员,完成了4200余人的筛检,纠正分型近50余例,同时为近200余例患肝血管瘤、肾重度积水、胆囊炎、肾囊肿、肾上腺癌等患者出具诊断报告。
刘秀虹高超的超声诊断技术和忘我的工作精神赢得藏族同胞和当地医疗机构负责人的高度认可。刘秀虹刚刚结束两个月的援藏医疗工作,扎囊县卫生局局长扎西次仁就把来自桑耶卫生院的拉珍和扎其卫生院的次仁德吉两名年青医师交给刘秀虹接受超声诊断的深入培训,其中次仁德吉还怀有身孕。为了学习先进的超声技术,她们不畏山高路远,从遥远的西藏来到株洲市二医院超声科。
刘秀虹深知扎西局长的信任不仅仅是对于她个人的信任,也是对于株洲市二医院派往扎囊援藏医务人员——妇产科主任肖文红、消化内科医师姜飞军、医师魏明昊的信任。因为有了这些援藏医务人员的坚守与奉献,无私与执着,才有民族大家庭的和谐进步。刘秀虹对培训的工作做出了详细的规划,让她们快速的掌握超声诊断技术,回西藏后服务于西藏老百姓,让他们的医疗水平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解决当地缺医少药的难题。
来源:红网株洲站
作者:李建辉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