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学员表演传统花鼓戏。
红网株洲11月2日讯(记者 聂千川 通讯员 吴丹)《三里湾》、《打铜锣》、《补锅》、《刘海戏金蟾》……曾经是一代人的美好回忆,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那些活跃在花鼓戏舞台上的明星演员,已步入了暮年,花鼓戏陷入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不过这个局面或将改变,今日,从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揭牌仪式上传出消息,湖南省首个花鼓戏专业——“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在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开班。
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于2011年被审批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株洲地区受湘东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热辣开朗的本土情怀影响,‘长沙花鼓戏’已在株洲土地上流行了一个多世纪。
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主任肖鸿斌介绍,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是“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项目的传承保护基地。今年下半年,该校在全省首开三年制中专建制“戏曲表演”班,专业培训“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演员。目前已招生33名。学校将系统指导学生进行形体锻炼、唱腔练习、走台步等表演学习。
“花鼓戏是一个流布广泛,生命力旺盛的剧种,但是它和很多剧种一样,面临传承的问题。” 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鄢福初表示,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花鼓戏专业,将有效缓解花鼓戏后继无人、传承困难的局面。
株洲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聂方红,株洲市人大副主任鲁立彬,株洲市政协副主席张国浩出席揭牌仪式。
来源:红网株洲
作者:聂千川 吴丹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