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7月28日下午3时,随着《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外公布,先后酝酿两年之久的出租汽车改革及网约车新政方案终于“靴子落地”。
方案中最令人关注的是,网约车的合法地位获得明确。今后,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可按一定程序转化为网约车,从事专车运营。新政于11月1日起开始实行,这意味着经历多年“野蛮生长”的网约车运营将有规可循。
网约车新政看这里
1.平台公司许可条件及程序:
许可条件上,合理放宽限制,不要求平台自有车辆,以适应其轻资产运行特征。许可程序上,实行“两级工作、一级许可”,对线上服务能力由注册地省级相关部门一次认定,全国有效。如此,既能满足网约车本地化服务的要求,也可适应互联网跨区域服务的特点。
2.驾驶员准入条件:
网约车驾驶员应满足无交通肇事犯罪记录、无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无暴力犯罪记录等条件,经考核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3.车辆准入条件:
网约车应为7座及以下乘用车,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且车辆技术性能符合运营安全相关标准要求。
4.车辆报废管理:
网约车行驶里程达到60万千米时强制报废。行驶里程未达到60万千米但使用年限达到8年时,退出网约车经营。省级政府有关部门再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具体规定。
5.劳动合同管理:
考虑到平台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影响一些兼职司机从事网约车运营,方案明确,平台公司可根据工作时长、服务频次等特点,与驾驶员签订多种形式的劳动合同或协议,满足网约车灵活用工需求。
6.价格机制:
网约车实行市场调节价,城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除外。
7.关于网约车平台性质认定:
根据新政方案,网约车平台公司不仅仅提供信息撮合匹配服务,还直接组织车辆运营、分配工作任务、确定服务价格、制定服务标准、决定收益分配、实施驾驶员管理和服务评价等,是客运服务承运人,需要承担承运人责任,保障司乘各方的合法权益。
出租车改革看这里
1.改革经营权管理制度:
新增经营权实行期限制和无偿使用,并不得变更经营主体。既有经营权未明确具体经营期限或已实行经营权有偿使用的,由城市政府制定过渡方案,合理确定经营期限,逐步取消有偿使用费。
2.调整“份子钱”:
构建企业和驾驶员运营风险共担、利益合理分配的经营模式。由各方协商确定并动态调整承包费标准或定额任务(俗称“份子钱”)。通过改革经营模式、降低过高的承包费和抵押金等,有效降低驾驶员负担。
3.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
方案明确,为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城市人民政府应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并制定相应规定,明确合乘信息服务平台、合乘服务提供者及合乘者等三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其发展。(据新华社、央视)
改革能否缓解“打车难”?网约车安全问题如何监管?
《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日前印发。改革能否缓解“打车难”“打车贵”,“份子钱”会不会降低?网约车安全问题如何监管?
A.“打车难”能不能缓解?
“打车难”是出租车改革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专家认为,运力规模的变化是影响市民打车难易的关键问题。
按照文件规定,下一步发展出租车的原则是:统筹发展巡游车和网约车,促进两种业态逐步融合发展。
根据文件要求,网约车的数量规模由各地方掌握。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认为,政策对网约车总体方向是“放松管制”。此前担心对网约车进行报废年限的设置会影响部分网约车主积极性,但文件中这个条件变成了“60万公里”,很多私家车就可以转化为网约车,增加部分运力。
B.打车价格是涨是跌?
根据文件,对传统出租汽车运价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建立运价动态调整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认为,传统出租车以往是政府定价,调价要经过听证。但这次采用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可以让传统出租车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在上限与下限之间调价,赋予他们更多灵活性。
根据文件,网约车实行市场调节价。与此同时,文件对网络约车平台的低价补贴促销行为作出了规定: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不得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总体上来说,网约车价格不会有太大浮动。”程世东说,目前网约车价格基本上是市场定价,补贴力度减少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C.“份子钱”会不会降低?
在文件中,与“份子钱”相关的改革主要有两项:一是对于新增出租汽车经营权一律实行期限制和无偿使用,并不得变更经营主体;二是“份子钱”由出租汽车企业、行业协会与出租汽车驾驶员、工会组织协商确定并动态调整。
“‘份子钱’平等协商,实行动态调整,有助于让出租车司机掌握更多话语权、议价权,提升出租车司机的积极性。”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虞明远说。
D.网约车安全问题如何监管?
文件明确,网约车平台公司要承担承运人责任,厘清运输服务过程中各方权责,一旦发生事故时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保障乘客和驾驶员等各方的合法权益,减少纠纷。
专家表示,无论是传统出租车还是网约车,安全监管都有三大关。
一是加强事前准入把关。通过对企业、车辆、驾驶员的资质认定,对安全服务基本条件和能力进行事前把关,把住入口,守住安全底线。
二是加强事中事后运营监管。要求公司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和日常营运全过程的监管。
三是加强社会信用评价。网约车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实时进行在线监控。
此外,乘客和司机的互评机制很重要,维护信誉评价机制作用,促使整个服务质量的改变,通过黑名单制度,杜绝违法犯罪行为。
来源:综合新华社
作者:综合新华社
编辑:苏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