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央媒看株洲丨株洲一枚土鸡蛋的乡村振兴“品牌实践”
2025-11-20 09:03:27 字号:

央媒看株洲丨株洲一枚土鸡蛋的乡村振兴“品牌实践”

11月19日,央视网刊发了《奔向更好的日子丨湖南株洲:一枚土鸡蛋的乡村振兴“品牌实践”》的文章。原文如下: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五年来,湖南各地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在防返贫监测、特色产业培育、就业帮扶、易地搬迁后扶、饮水安全等方面,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在衔接工作即将收官之际,央视网联合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推出《奔向更好的日子》系列报道,深入湖南14个市州,从湘西的深山苗寨到洞庭湖的鱼米之乡,从长株潭的城乡融合前沿到湘南湘西的产业承接带,记录从“脱贫”到“振兴”的生动实践,展现三湘大地如何筑牢防返贫堤坝、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书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本期我们走进湖南省株洲市,看渌口区如何将“小”“散”“弱”的农家自产土货标准化、品牌化,探索一条具有地域特色、可持续、能复制的振兴之路。

11月16日,天朗气清,暖阳洒金。古岳峰镇,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西南山区腹地。这座因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古岳峰而得名的古镇,出现了多年未见的热闹场面。

古岳峰土特产长期供货签约活动迎来了上百家企事业单位的数千名客人。一上午的时间,20份长期供货协议顺利签署。从机关食堂到高等院校、从社区团购平台到异地湖南商会、从生鲜连锁商超到公益爱心团队,采购主体涵盖校园采购、线上销售、线下零售、团体供应等多个渠道。

图片

活动现场,各合作方将与本地土鸡蛋养殖主体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明确供货量、配送周期、质量标准等核心条款,为古岳峰土鸡蛋稳定走向市场提供坚实保障。

离签约现场不到1000米,新投运的古岳峰镇流动供销农产品集散中心被客人围得水泄不通。

图片

集散中心内,墙壁上张贴着一幅密密麻麻标注着当地散养散种的农户地址的古岳峰山货地图。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一箱箱土鸡蛋,每一枚鸡蛋上都有一个二维码。

“这些鸡蛋都是古岳峰千家蛋合作社乡村振兴项目合作农户家的土鸡产的。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鸡蛋的源头信息,包括养殖农户、家庭地址、散养环境,甚至是样品质检报告,观看日常村民喂养土鸡和鸡群活动的视频,清晰了解鸡蛋的‘前世今生’。”古岳峰镇农业专干、古岳峰千家蛋合作社乡村振兴项目发起人郭佳跑上跑下地向客人介绍。

郭佳告诉记者,集散中心内摆放的土鸡蛋,由合作社统一收储进行销售,“每一枚鸡蛋上都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溯源二维码,真正可以做到‘一蛋一码一视频一地址一农户’。”

图片

“千家蛋合作社”是古岳峰镇在株洲市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立足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农户散养土鸡传统,形成的土鸡蛋助力乡村振兴项目。通过构建“合作社+农户+品牌”运营模式,以当地公用品牌为赋能载体,以全程溯源体系为核心技术支撑,以《千家蛋村民共养土鸡公约》和《“假一赔十”协议》为制度保障,将分散的土鸡蛋资源整合提升为高品质、高信誉、高价值的区域性明星农产品。

图片

截至目前,“千家蛋合作社”项目已带动当地266户农户(其中脱贫户82户、监测户13户、残疾户36户)发展生态养殖,土鸡存栏量达23000只,固定消费群体1500余户,月销售土鸡蛋超5000斤,月销售额稳定在9万元左右。

破解农产品销售困局,“千家蛋”惠及“千万家”

在郭佳看来,“千家蛋合作社”项目的初步探索,算是践行自己一直以来开展助老助学公益活动的初衷。

“镇里比日出更早的是,每天凌晨挑着瓜果蔬菜、鸡鸭肉蛋等农产品乘公交车到市区去卖的村民。”这是郭佳一次到古岳峰镇开展公益活动时听到的情况。

郭佳了解到,古岳峰镇距离株洲市区50多公里,村里留下来的大都是年岁已高的老人,他们靠种地、种菜、领补助过日子,没有稳定收入,抗风险能力低。长期以来,镇上的农产品销售多为农户自行挑担至集市售卖,模式原始、成本高、价格波动大,难以形成稳定收益,“卖菜难”问题尤为突出,且市场上农产品鱼龙混杂,优质难以优价,本地优质产品的市场信誉和价值被严重低估。

图片

顶着家人的质疑和不理解,2020年年初从部队退伍回到株洲的郭佳,放弃了留在主城区的就业机会,选择来到株洲市渌口区古岳峰镇,成为一名扶贫干部,“看着他们颤颤巍巍的手、沧桑的脸,我觉得我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实实在在做点什么。”

每天在乡间走访扶贫工作,让郭佳敏锐地捕捉到当地的独特优势:丰富的林地资源,镇内林地面积4.6万亩,林木覆盖率40.6%。农户素有利用房前屋后林地散养土鸡、自产土鸡蛋的习惯。

与此同时,消费市场对正宗、安全土鸡蛋和高品质即食禽肉产品的需求旺盛。郭佳意识到,可以发动村里的老人开展规模化林下散养土鸡模式,创办合作社,村民当家做“合伙人”,让一枚枚土鸡蛋孵出全镇脱贫希望,将“土”资源转化为市场认可的“特”产品。

然而,想法与现实往往天悬地隔。郭佳的想法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

郭佳走访当地农户

与老人沟通、保证品质、保鲜运输等问题接踵而至,而最棘手的当数解决村民的信任问题。郭佳以“找到问题关键,多去走访村民”为核心思路,通过高频率上门走访,拉近距离。同时,他推行“三统一”标准,统一鸡苗、喂养标准、技术指导,实现生产端标准化,降低养殖成本,逐渐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图片

谈及为何持续关注“千家蛋合作社”项目,株洲市副市长钟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起因是看到了郭佳作为乡镇基层专干身上的执着和韧劲,“他一心想帮助农村低收入人群增收,为乡亲们谋福祉。”

钟燕介绍,在项目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扶持是长期的、一贯的。主要从三个层面出发:一是扶品质,在品种、技术、质检等层面给予专项扶持;二是扶市场,在宣传、展示、销售等层面给予平台扶持;三是扶项目,在设备、冷链、运输等层面给予资金扶持。

自2022年开始探索集中销售到一步步推进,终于在2025年,“千家蛋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下设1个监督委员会,19个片区负责人兼技术员,负责监督养殖过程并提供指导。

合作社所有账目全程公开透明,统一从农户手里收购鸡蛋,集中销售后,所获利润除去运营成本,剩余返利到村民“钱袋子”里。

目前,合作社土鸡存栏量达23000只,固定消费群体1500余户,月销售土鸡蛋超5000斤,月销售额稳定在9万元左右。“分散养殖、质量把控、集中收储、统一售卖”的“一条龙”模式,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这一急难愁盼问题,户均增收显著。

以标准化生产铸品质,土鸡蛋拥有了“身份证”

“为了改变农户传统养殖习惯,确保标准化生产,统一土鸡蛋品质,合作社构建了全链条标准化体系。”郭佳介绍,合作社为签约农户统一发放湘黄鸡鸡苗,制定“养鸡明白卡”明确标准,确定天然谷物喂养标准。技术人员每2-3天上门提供防疫与饲养指导,并查看喂鸡食材情况。

图片

在品质检测环节,合作社同样严格把关。鸡蛋每月都会进行抽样送检,每半年SGS(瑞士通用公证行)开展45项指标检测。另外,古岳镇推行《千家蛋村民共养土鸡公约》和《“假一赔十”协议》,确保过程规范和售后约束,双管齐下为土鸡蛋品质“上锁”。

图片

古岳峰镇66岁的村民马新和对记者说:“能碰到郭书记这样实心帮我们的干部,真是我们的福气。我有信心,跟着合作社好好干,大家一起坚持,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此前,马新和在株洲市区做了8年保洁工作,因腿伤无奈回到古岳峰镇老家,失去了稳定收入。恰在此时“千家蛋合作社”正式成立,她火速加入。一年时间不到,借助合作社统一的技术指导与收购渠道,她家每月能稳定向合作社出售100多枚土鸡蛋,累计收入2000余元,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增收。

图片

以品牌化撬动产业升级,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航向

10月28日,深圳市湖南商会执行秘书长刘岳青赴古岳镇进行考察,积极推动当地农产品“出湘入港”,力争让“古岳峰土鸡蛋”品牌闪耀大湾区。

图片

依托株洲市农业部门及当地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千家蛋合作社”超越单纯卖产品,借助区域公共品牌为赋能载体,进行宣传推广,讲述乡村振兴故事,传递帮助老人、守护健康的价值观,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同时,带动线上、线下销售,培育特色产业,将分散的土鸡蛋资源整合提升为高品质、高信誉、高价值的区域性明星农产品。

一方面,合作社拓展线下消费渠道,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以“点”带“面”,对接本地固定消费群体,宣传家乡的土鸡蛋、在高端超市、生鲜店设立专柜、举办“亲子游”等活动。同时,统一品牌视觉标识,讲述“村民共养、助农增收”的品牌故事,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养殖日常与产品测评。而品质背书则为品牌口碑保驾护航,完善检测认证体系,以权威检测报告强化品牌公信力,避免虚假宣传。

据了解,合作社在夯实土鸡蛋这一“王牌”产品品质和市场的同时,还积极开发“古岳峰手撕鸡”等深加工产品,月销售额突破20万元。且深加工产品“手撕鸡”和“土鸡蛋”共享区域公用品牌信誉与客户基础,复用已有的溯源体系和销售渠道,大幅降低了市场推广成本和风险,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

株洲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从卖初级鸡蛋到卖深加工手撕鸡,这标志着从“产品”到“产业”的升级跨越,实现了品牌化、标准化升级。从一个产品扩展到农产品深加工等系列农产品,示范带动了古岳峰镇乡村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钟燕表示,“千家蛋合作社”的模式能让乡村中老年劳动力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实现市场的有效转化,让乡村留守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增收。但乡村振兴需要汇聚合力,为了吸引更多青壮年返乡创业,政府正在做四件事:开展“一村一主播”本土电商人才培训;开设“农创客”专栏,宣传返乡创业典型;通过株洲区域公共品牌赋能返乡创业产品出湘出海;实施定人定岗的全周期机制,精准对接返乡创业人员,提供高效服务。

“此外,我们的人员组织框架已经搭好,制度体系正在完善。下一步,我们将复制家家户户养鸡的模式,准备发展养羊、养鱼等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项目。”郭佳介绍道。

郭佳预计,未来三年古岳峰养鸡模式要从全镇复制到全区,未来五年要从区复制到全市,养殖规模突破100万只,加入农户要达到8000户以上,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降低养殖成本,努力让每户村民的平均年收入实现新突破。

来源:央视网

编辑:曹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