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14日讯(通讯员 田舟)近年来,醴陵市市场监管局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要求为抓手,聚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质量安全关键环节,通过压实主体责任、排查风险隐患、强化监管执法、健全长效机制四项举措,系统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切实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屏障。

压实责任,筑牢源头防控“第一道防线”。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监管业务深度融合,将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纳入重点工作清单,以责任落实倒逼企业规范经营。督促各销售单位严格落实市场监管总局要求,设立质量安全员岗位,建立全流程风险管控清单,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聚焦进货查验关键环节,督促企业严格核查产品合格证明、强制性产品认证等核心信息,确保源头产品质量可控。通过政策宣讲、业务培训等方式,向销售单位及即时配送企业解读法律法规要求,发放《告知书》《承诺书》,推动企业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构建“层层负责、人人有责”的责任体系。
排查隐患,织密全域覆盖“安全防护网”。印发《2025年醴陵市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案》,强化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质量监管,累计开展监督抽查20批次,对13批次不合格产品依法落实后处理措施,实现“发现问题—整改落实—闭环管理”全链条管控。聚焦电动自行车使用环节安全隐患,联合消防、住建、铁塔公司等部门单位开展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外卖站点等重点区域专项排查,重点核查充电设施防火阻燃、线路铺设、漏电保护等安全状,排查私拉乱接电线、违规停放充电等问题,建立隐患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切实守护群众出行安全。
从严执法,拧紧监管执法“责任安全阀”。始终保持高压监管态势,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检查生产销售单位150余家次,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聚焦非法改拼装、销售不合格产品等突出问题,立案查处相关案件14起,罚没款共计8.8万元,形成有力震慑。深化部门协同联动,建立与交警部门线索移送机制,接收外卖骑手非法改装电池等相关线索10余起,立案查处2起、罚款5.2万元,督促外卖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对改装车辆采取责令恢复原状、禁止使用等措施,规范行业运营秩序。
建章立制,筑牢长治久安“制度保障墙”。立足监管实际,构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常态化监督检查、安全隐患排查、责任追究和部门协同工作体系,推动专项整治向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转变。将整治工作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动态跟踪整改进度,确保问题不反弹、隐患不回潮。通过机制建设固化整治成效,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来源:红网
作者:田舟
编辑:苏莉雅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