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湘超”火爆出圈,儿童近视防控亦需这场“户外赛”
2025-11-13 10:15:26 字号:

“湘超”火爆出圈,儿童近视防控亦需这场“户外赛”

近段时间,湖南“湘超”足球联赛点燃全民热情,绿茵场上的追逐拼抢、精妙配合与精彩破门,让户外竞技成为备受追捧的新风尚。在为赛事喝彩之余,值得关注的是,儿童近视防控进程中,也需日常户外运动。

足球运动员为何鲜少戴眼镜?除运动场景需求,更关键是长期户外的充足阳光,给眼睛带来天然防护。以下将结合足球赛事战术逻辑,解析户外运动在儿童近视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第一回合:阳光的防护机制

儿童身处户外接触充足自然光线时,阳光会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多巴胺能够抑制眼轴异常增长,而轴性近视的核心结构变化正是眼轴过长,导致光线焦点无法准确落在视网膜上。相关数据显示,眼轴长度每增长1毫米,通常对应250-300度的近视加深。因此,充足的户外活动可为视觉系统提供正常发育所需的光照刺激,助力多巴胺足量分泌。建议家长保证儿童每天有阳光下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或每周累计14小时以上。

第二回合:远眺与视功能调节

户外环境为眼睛提供了重要的放松场景。儿童在室内的多数时间集中于读书、写字、使用电子产品等近距离用眼行为,这会导致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长期下来可能诱发或加重近视。

而户外开阔的空间能让视野自然扩展,眼睛可自主进入远眺模式。以足球运动为例,儿童在参与过程中,视线需在近处的足球与远处的队友、球门之间频繁切换,这种远近交替的注视方式,能有效锻炼睫状肌,避免其因长期近距离用眼产生的持续紧张,从而缓解视疲劳,延缓近视发展。

科学开展户外活动,提升护眼效能

鼓励儿童走出家门参与户外活动,同时需注重活动的有效性。对儿童视力有益的活动,应能促使视线自然投向远方、充分放松睫状肌,例如远眺、登山、放风筝、骑自行车、滑板、轮滑等;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及弹跳类活动,也能在动态中帮助儿童灵活调节视远能力。

儿童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持续近距离用眼行为,如在树荫下阅读、长时间挖沙或专注观察昆虫等。此类活动并非不可开展,但若以护眼为核心目标,应引导儿童多抬头、多望远,让户外时间发挥出更理想的护眼效益。

除保证足量户外活动外,儿童日常视力保护还需配合科学方法:遵循“20-20-20”法则,即学习20分钟后,远眺6米以外物体至少20秒;营造明亮的室内学习环境,确保书桌光照充足并同步开启房间主灯,减少明暗对比引发的视觉疲劳。

株洲爱尔眼科医院提醒,家长需督促孩子足量户外运动,并关注近视“四阶段管理”:未近视阶段监测“远视储备”以预防;疑似近视阶段鉴别“真假近视”以明确性质;已近视阶段评估“高度近视风险”以控制发展;高度近视阶段“筛查并发症”以干预处理。

通过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实现从预防到控制的全流程科学管理。

来源:红网

作者:王巧如

编辑:颜洪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