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生病了能不能吃药?”“孕期吃药了,宝宝是否还能留下?”这些问题可能不时在您脑海中闪现,带来不少焦虑和担忧,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医生来为大家拨开迷雾,用科学知识教您从容应对孕期的“小状况”。
孕期吃药了,宝宝还能留下吗?关键看这几点
药物是否会给胎儿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用药时的孕周、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以及胎儿自身的敏感性。
这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准妈妈一定要知道:
1、“全或无”理论(受精后2周内)
这个时期,您可能还没发现自己怀孕。药物的影响可能遵循“全或无”的原理:
“全”:如果药物影响严重,胚胎会停止发育,导致流产。
“无”:如果胚胎没有受到影响,则可继续正常发育。
2、“致畸高度敏感期”(受精后第3-8周)
这是胎儿器官分化与形成的黄金时期(如心脏、大脑、四肢、五官等主要器官),细胞分裂、分化速度极快。此时如果用药不当,确实可能干扰器官的正常分化,导致结构畸形。因此,这个阶段用药需要格外谨慎。
走出两大误区
面对疾病,准妈妈们常常陷入两难,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误区一:硬扛派——坚信“是药三分毒”,任何药都坚决不用。
误区二:盲从派——凭经验自行用药,认为孕前能吃的药现在也能吃。
科学用药的核心原则是:
首选非药物疗法:对于轻微感冒、头痛等,优先考虑休息、多喝水、饮食调整等非药物方式。
严禁自行用药:很多药物孕期安全性研究不充分,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咨询医生是唯一准则:任何用药决策,都必须由专业医生在详细了解您的孕周和病情后做出。
给准妈妈的安全用药“锦囊”
发高烧(>38.5℃):高烧本身对胎儿(如增加神经管缺陷等风险)的危害,可能大于合理用药的风险。对乙酰氨基酚通常是医生首选的相对安全的退烧药。
严重感染:如细菌性肺炎、支气管炎等,需使用抗生素。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通常是安全的。
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切勿擅自停药。应由专科医生为您调整为孕期安全的治疗方案。
解决您的常见困惑
1、不知道怀孕的情况下吃了药,怎么办?
切勿惊慌失措,更不要因此轻易决定放弃终止妊娠!首先立即停止服用该药物,然后尽快携带所用药物的包装和说明书,去医院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用药时间、药物种类和剂量等,为您进行专业的风险评估。
2、孕早期哪些药物是相对安全的?
没有“绝对安全”,只有“相对安全”。医生只会在病情需要且利大于弊时才会用药,但任何用药的前提一定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保健品和中药可以随便吃吗?
当然不可以!“纯天然”不等于“无毒、无副作用”。部分中药药材和保健品成分复杂,对孕期的影响研究不充分,可能存在潜在风险。服用前,必须咨询医生。
为了宝宝的健康,请养成这些好习惯:
备孕/首次产检时:主动告知医生您正在长期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保健品),以便及时调整方案。
每次就诊时:无论看什么科,都必须第一时间明确告知医生“我已怀孕”及准确孕周。
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次生病的时间、所用药物名称和剂量,便于产检时与医生高效沟通。
来源:红网
作者:杨一琼
编辑:颜洪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