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芦淞区人大常委会有力推动《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推进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湖南省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的贯彻落实,高度重视人大街道工委队伍建设,实现工委副主任、委员选配工作全覆盖,为充分发挥街道人大职能、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谋划,构建合理框架。人大街道工委是区人大常委会依法在街道设立的工作机构,在区人大常委会和街道党工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为确保街道人大工作的开展既符合工作部署,又贴合街道实际情况,区人大常委会完善7个人大街道工委的组织架构,将相关工作与街道居民议事会议制度相结合,明确规定每个工委配备一名副主任和3-5名委员。副主任协助主任统筹工委工作,把握工作方向与重点,推动各项任务有序开展,委员积极参与街道人大工作,为工委工作提供多元视角和专业建议,以保障工委工作运转和信息传递顺畅,实现街道人大工作的规范化。
优化结构,配强工作队伍。区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人员配备的指导,街道党工委严格把关人选。工委副主任从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人员中选配,基本由街道党政办工作人员兼任,以强化街道人大的监督地位及与各部门的沟通联系;工委委员从辖区人大代表、社区(村)书记、辖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中产生,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对基层治理有着独到见解,在街道人大工作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持续提升,强化履职能力。区人大常委会为确保人大街道工委工作人员更好履行职责,常态化开展培训与指导,通过“充电”赋能,为其履职加速蓄力。在学习中强化自身建设,工作人员通过参加全市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者履职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区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等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学习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工作人员围绕中心大局,立足人大视角,深度参与街道人大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法治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群众中提升工作本领,工作人员主动联系服务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需求,把握人大工作的要点和关键,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积极履职,激发人大活力。区人大常委会配强街道人大队伍,为他们履行职责提供了广阔舞台,人大街道工委工作人员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主动思考、深入开展人大工作,更充分地发挥作用。高标准谋划工作思路,制定街道人大工作计划、代表活动计划和代表驻站接待安排,开展“一街道一特色”工作,逐项落实街道人大主要任务清单;全方位提升服务效能,服务本团人大代表参加区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好街道居民议事会全体会议、人大街道工委会议、专题议事会议,做好筹备工作和服务保障;严要求抓好工作落实,组织开展代表视察调研、人大监督、街道居民议事等活动,配合人大代表和居民议事会议成员提出意见、建议,加强代表联络站的管理和使用,落实闭环管理流程,做好街道民生实事和建议办理的跟踪监督,在有为、有位中推动街道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红网
作者:芦淞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编辑:颜洪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