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8日讯(通讯员 颜佩)近年来,株洲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训筑基、以点带面、以案促改,全面构建校园食品安全治理立体化长效机制,推动校园食品安全治理常态长效、有力有为。
以训筑基强服务,激活基层治理末梢。针对基层监管力量薄弱问题,市市场监管局推动培训资源下沉,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定制“流动课堂”,组建“食安讲师团”,以基层实际需求为导向设计课程,2024年以来开展“送训下基层”“送训进学校”活动26场次,覆盖1800余名学校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创新“场景教学”,在学校食堂后厨设置“现场检查+案例分析+模拟操作”教学点,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如石峰区市场监管局在大中专院校开展“一餐一查一训”活动,现场指导整改问题18个,同步培训全区从业人员126人。构建“长效服务”,设立乡镇食安专干,提供“线上答疑+上门指导+协助整改”服务。如炎陵县市场监管局定期联合各乡镇食安专干开展学校食堂专项检查,实现“属地+监管”齐发力的社会共治格局。
以点带面促提升,打造标准食堂样板。市市场监管局以创建标准化食堂为突破口,通过示范引领推动行业整体提质。制定“五化”标准体系,联合教育等部门制定《标准化食堂建设指南》,明确具体指标,构建“场所设施规范化、操作流程标准化、管理制度可视化、风险管控数字化、公众监督透明化”标准体系。打造“1+N”示范矩阵,遴选11家学校食堂作为首批试点,拟投入专项经费近百万元,导入LESS食安管理体系、配备AI智能抓拍系统等,总结形成《学校食堂标准化操作手册》经验。通过“现场观摩+线上直播”方式,带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对标整改。实施动态评估管理,成立标准化食堂评审组,采取“季度检查+年度复核”模式,进行动态评估管理,计划到2026年底,全市标准化食堂达标率提升至80%,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投诉量同比下降50%。
以案促改提效能,强化监管震慑效应。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域”,将案件查办与整改提升深度融合,实现执法监管闭环管理。一方面,建立“典型案例”问题库,聚焦学校食堂领域梳理近三年行政处罚案件100余起,提炼共性问题形成《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风险隐患清单》,明确后厨卫生、食材溯源、加工操作等10项高频风险点,为靶向监管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推行“一案四改”机制,构建每起案件“整改问题、整改制度、整改责任、整改成效”落实机制,确保件件有整改、件件见成效。如攸县某中学食堂承包企业未按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案,县市场监管局责令承包企业停业整改并修订《食品安全动态管理制度》,同步约谈企业负责人,推动全县同类问题整改32个,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来源:红网
作者:颜佩
编辑:苏莉雅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