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湖南工业大学主导的“湘教版劳动课教材·大布江拼布绣配套体验园”在张家界开园
2025-04-25 21:43:16 字号:

湖南工业大学主导的“湘教版劳动课教材·大布江拼布绣配套体验园”在张家界开园

红网时刻新闻4月25日讯(通讯员 胡功)近日,由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省苗绣研究基地主导打造的“湘教版劳动课教材·大布江拼布绣配套体验园”在张家界永定区桥头乡百业街正式开园。

图片13.jpg

作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生“五育”培育指南》地方标准研究课题的核心实践成果,此次项目由湖南工业大学牵头,联合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服装艺术学院、吉首大学美术学院、张家界学院艺术学院、张家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苗绣研究基地等省内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共同参与,标志着高校“五育”融合教育从标准研制向场景化实施的关键跨越。

“五育”课题联动攻坚,多元主体共筑实践平台

由湖南工业大学牵头并联合相关高校承担的《湖南普通高校学生“五育”培育指南》湖南省地方标准,在湖南省教育厅和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已经立项并启动课题调研和标准文本研制。此次体验园启动作为课题重要落地场景,吸引了张家界片区高校代表全程参与。在启动仪式上,来自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的63名师生与60名桥头村非遗传承人、村民共同体验并完成“湘教版劳动课──大布江拼布绣”首期实践教学。课程以“设计──制作──转化”为主线,既融入了设计学、材料工艺等专业知识,又依托非遗纹样解析强化文化认同,精准呼应地方标准中“德智体美劳融通培养”的核心要求。

非遗赋能劳动教育,校地协同激活双循环

湖南工业大学以张家界桥头百业街为依托,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大布江拼布绣、苗绣、扎染、蜡染、土布、织锦等十余种传统工艺坊,构建了一个“高校研发──村民实践──市场转化”的闭环体验园。高校师生基于“五育”标准开发模块化课程,将拼布绣纹转化为文创设计方案,当地妇女通过技能培训参与手作生产,实现“带娃不离家、技艺能增收”。现场展出的首批融合非遗元素的湘教版文创、拼布绣饰品等,已被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文创设计体系纳入其中,预计每年将促进村集体经济规模的增长。

片区调研同步启动,“五育”标准辐射全省

活动当日,课题调研组宣布启动全省分片调研计划,后续将在郴州、衡阳、湘潭、岳阳、长沙、怀化等片区高校开展调研与文本讨论座谈,围绕“五育”培养指南落地路径、评价标准、劳动教育场景共建等议题深化研讨。“我们不仅要打造单个实践样板,更要形成可复制的‘五育融合’模式。”标准课题总负责人、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望表示,体验园将作为劳动课教材教育示范基地,持续开放课程资源、共享非遗活化经验,为全省高校提供“标准研制──实践验证──优化提升”的全链条参考。

随着体验园正式运营,湖南工业大学正以“课题引领、校地共融、片区联动”的创新机制,推动“五育”培育从理论研究走向实景育人,让桥头百业街成为高校服务地方、非遗赋能乡村的生动注脚。

来源:红网

作者:胡功

编辑:苏莉雅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