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株洲市全力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2025-04-12 17:10:41 字号:

株洲市全力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你见过把十余个金牌调解团队“搬进来”的综治中心吗?

3月末的湖南,在蒙蒙细雨中,记者走进株洲市石峰区综治中心,这里各类设施一应俱全,涉矛盾纠纷化解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正集中办公、接待来访群众。金牌调解员、专职调解员、特色调解员等团队,协同或联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信访局等部门,无论是道路施工致损、校园安全纠纷,还是劳资矛盾、家庭冲突,群众在这里只需“进一扇门”,便能享受全链条调解服务。

在全国上下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谈到综治中心的发展,石峰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朱斌坦言:“成效很明显,发展空间很大,群众点赞很多,但同时也千头万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石峰区综治中心已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改造升级,在1000平方米的中心服务大厅布局“一局一办二庭二中心”功能区,将办公场地、站所职能、工作人员和业务事项整合,推动公检法司等6个单位的20余个服务事项入驻,形成“前端受理—中台分流—后端处置”的闭环运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受理,多端协同”,打造出矛盾纠纷化解的“全科门诊”。

机制上的集聚方便了群众,提升了纠纷处置效率,但如何更广泛、更主动地精准感知人民群众多元化诉求,甚至是隐藏在“隐秘角落”的矛盾风险?矛盾纠纷化解之外,综治中心另一项重要职能——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如何在改革中蹚出新路?这是朱斌最近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株洲市各县市区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答好的考题。

探路新时代“枫桥经验”

近日,石峰区阳光爱琴海小区物业招标引发争议,起因是入围投票的一家物业公司被指宣传违规,存在投资改造金额与标书不符等情况,众多业主质疑其虚假宣传。因为业主提出的很多问题涉及多个相关职能部门,社区、街道均无法解决,最终,这些问题进入了区综治中心处理事项清单。

在石峰区综治中心介入下,相关职能部门、社区代表、业委会成员、业主代表与相关物业公司开展了多轮协商。最终,相关物业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布公告消除影响、标书相关条款期限作出修改、业主投票方式确定为“线上线下相结合”。一场充斥对立情绪的矛盾随即化解。

“我们的综治中心,不仅是矛盾纠纷有序分流的‘集散中心’,也是案件快速化解的‘门诊中心’。”朱斌说。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既是对“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等“枫桥经验”原则的全面坚持,也是面对新诉求、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的创新探索。“要实现矛盾不上交,必须对全区各类矛盾纠纷进行统筹。区一级综治中心建设的目的,就是让社区、街道、单一职能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一个集中解决的地方,真正实现群众诉求有人听、有人理、有人问、有人管。”朱斌认为,当下区一级综治中心建设承担着探路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完善新形势下各类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重任。

“政法委搭台,各家来唱戏”

记者采访中发现,正是因为较早意识到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株洲在该领域的不少工作已经走在了前头。目前,石峰区、天元区、芦淞区、茶陵县、攸县等5个县(市、区)综治中心已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运行,累计接待群众超2000人次,受理矛盾纠纷超500件,成功化解了一大批重大矛盾风险。

从全市来看,株洲以湖南省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连续3年获评湖南省平安建设考评先进市州,探索出了“N合一”机制、“四德工程”、平安地图等一批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典型经验。

今年2月,株洲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何恩广专题调研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时,提出充分发挥“政法委搭台,各家来唱戏”的协同效应,整合多方资源与力量,推动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行政三级办理、诉讼、法律监督“路线图”,在法治轨道上化解矛盾纠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凝聚强大工作合力,将各类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实际上,综治中心的定位正是立足政法职能,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以“政法委搭台,各家来唱戏”理念推进全市各层级综治中心建设,株洲正快马加鞭探索新路子,全力以赴取得新成效。“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建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平台,走出一条以调解促治理的创新发展之路。

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规范化建设外,提得最多的还有实战化运行,这是综治中心建设能否取得长期可持续成效的关键一环。除了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整体入驻综治中心外,实战化运行强调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和高效处置,最终是要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的“一站式”平台。朱斌认为,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需要对社会治理机制进行流程再造,真正做到排查在前、预防在先、处置在早、化解在小。

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方面,株洲也在不断探索。“除了纠纷调解,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是下一步重点。我们希望实现各类矛盾、纠纷能实时感知、实时预警,让纠纷可能发生前,事态就在掌握中、工作就在进行中。”朱斌介绍,目前石峰区综治中心正在开展相关系统平台升级,希望未来能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减轻基层负担的同时,高效做好风险防控、矛盾调解工作。

“抓优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全面打造特色亮点,最终目的是以政法综治工作支撑和服务全市政法工作大局,助力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株洲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陈国连介绍,今年,株洲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要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在实战化运行中鼓励基层创新、技术赋能,形成合力,真正实现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只进一扇门”。

基层社会治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何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持续推进“枫桥式”综治中心建设,株洲市正在用实践给出治理的答案。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编辑:苏莉雅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